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0億元逆回購操作,以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利率維持1.9%不變。鑒于當日有44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360億元。
回顧7月份,央行小幅加量續作MLF(中期借貸便利),每日靈活開展逆回購。7月份上半月受稅期擾動資金面略有收緊,下半月稅期過后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保持較為充裕狀態。數據顯示,7月份,DR007(銀行間存款類機構7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月內均值為1.84%,低于短期政策利率(1.9%)。
展望8月份流動性,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8月份存在一定流動性缺口,但整體壓力可控。
具體來看,明明表示,在政府債券融資方面,預計8月份政府債整體凈融資約6000億元,壓力減弱。財政收支方面,考慮到目前經濟修復仍存挑戰,政府部門也在積極推動減稅降費,預計財政收入增速會進一步放緩;財政收支將向市場投放部分資金,同時考慮到政府債融資情況,預計8月份政府存款整體規模變化不大。此外,外匯占款自去年末變化加大,但整體影響仍相對較弱,繳準壓力微增對資金面帶來一定的擾動。
東吳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勇表示,考慮財政存款、現金走款和銀行繳準因素后,預計8月份存在約5300億元的流動性缺口,可通過公開市場投放充分補充,流動性壓力總體可控。
7月份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用好政策空間”“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
對此,李勇認為,在此基調下,不排除下半年降準的可能性。明明也表示,考慮到下半年MLF到期壓力較大以及流動性缺口在年內的分布情況,不排除8月份至9月份降準落地的可能性。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預計,貨幣政策在經濟實質性回暖前不會轉向,三季度存在降準可能,降息最早可能在四季度中后期出現。在此背景下,短端利率上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