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伊犁鋼鐵煉鐵廠以設備專項技改為抓手,由黨支部書記任組長,設備管理組、作業區專工參與成立了技術小組,破解生產過程中的難點和痛點,為生產順行貢獻力量。
在針對煉鐵廠諸多重點設備的排查中,技術小組發現豎爐一期生篩存在生產能力不足的問題,影響了生產技術指標的實現。經過現場甄別,小組確定了篩分能力不足是滯后入爐需求的重要因素。在面積為5平方米的篩分室內,長度為1200㎜、單層43個輥子獨立傳動的設備,每小時的生產能力僅為80噸。此外,六爪聯軸器法蘭螺栓在調整間隙和檢修過程中耗時較長,效率低下。面對這一問題,技術小組現場測繪設計,共同獻計、攻關技術難題。在設備原有基礎上新增3個輥子,將輥子長度延長至1600㎜;同時改六爪聯軸器為萬向聯軸節,以利于調節輥間隙,提高檢修效率。通過這一系列技術改造,生篩篩分面積增加了2.3平方米,每小時的生產能力提升30噸,且調整間隙及檢修時間縮短了一半。經過試運行,技術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
接下來,煉鐵廠將進一步加大技改力度,積極面對挑戰,以“設備管理先行推進”為指引,將更多的技術改造用在實處,為公司安全生產穩定順行、降本增效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