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決定》對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的各階段目標和總體目標做出明確規定——2015年前,中小企業整治工作基本完成;2018年前,重點骨干企業搬遷工作全面啟動,中小企業全部關停;2021年前,重點骨干企業搬遷建設項目啟動,部分重點骨干企業完成搬遷轉型工作;2025年左右,工業實現全部退出,最終實現四大片區產業結構、城市功能和人居環境得到整體改善。
列入改造的四大片區為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大廠地區、梅山地區和長江二橋至三橋沿岸地區。作為南京重要的石化、鋼鐵、電力和船舶產業基地,這四個片區分布了金陵石化、南化、南鋼、華能、南熱、梅鋼以及金陵船廠等10多家特大、大型企業,經濟總量占全市的16.7%,能耗占全市工業綜合能耗的43.7%,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是環保投訴較集中區域。
今年2月份,南京市委常委會以集體調研的方式,對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做出決策。南京市政府據此深化了實施方案,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同意該實施方案,認為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南京產業結構偏重、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的重大舉措。
南京市經信委主任謝志成介紹,四大片區整體改造已經啟動,今、明兩年主要完成七大重點工作。主要包括:嚴格實施區域限批,不再批準新(擴)建工業項目;全面梳理排查,細化任務;推進重點企業(集團)搬遷,南京市政府主要領導已赴京與中石化、復星集團高層就南化、南鋼搬遷進行了初步交流銜接;今年底完成20家中小企業關停搬遷。
南京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謝躍進介紹,這四大片區總面積112.6平方公里,相當于明城墻圍合范圍內老城的面積。目前,新堯新城、江北新區、板橋新城、下關濱江商務區建設逐步加快,四大片區具體整治總體轉型以總部經濟、科技研發為主,通過產業轉型帶動區域功能的根本轉變。
為保證《決定》落實,南京市人大將督促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方案進行細化,建立跟蹤監督制和問責制,并要求政府每年就四大片區改造進展向人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