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橫跨雅魯藏布江的拉林鐵路特大橋上,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免涂裝耐候鋼正以獨有的技術基因經受高原極端環境考驗。面對日溫差達25℃、強紫外線與高鹽霧腐蝕的多重挑戰,邢鋼技術團隊聯合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歷時三年突破微合金化設計與軋制工藝協同優化技術,開發出國內首款XG835NH耐候鋼。經國家材料環境腐蝕平臺檢測,其耐大氣腐蝕性能較傳統鋼材大幅提升,配套的10.9S級高強螺栓副通過百萬次疲勞試驗,成為我國首例實現免涂裝直接應用的高原橋梁材料。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專家指出:"該技術體系實現了從基礎材料到應用工藝的全鏈條突破,使我國耐候橋梁鋼技術達到國際第一梯隊水平"。
這種深度定制化服務模式已滲透至高端制造產業鏈。針對某德系車企發動機耐高溫緊固件的技術壁壘,邢鋼通過微合金成分精準調控,開發出SNB16耐熱鋼,經德國萊茵TÜV檢測,其在550℃高溫環境下的持久壽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結合客戶產線特性定制的控溫軋制工藝,使加工流程縮短兩道工序,單位能耗下降明顯。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邢鋼與國內頭部車企共建聯合實驗室,定向研發的36MnB4鉚釘鋼強度突破1600MPa,經相關車企量產驗證,成功實現車身關鍵連接部位減重12%,單臺車制造能耗降低效果理想。
綠色智造基因驅動全產業鏈能效躍升。邢鋼創新推出的SWRCH35K免退火冷鐓鋼,通過成分-工藝協同設計替代傳統球化退火工序,據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測算,每萬噸產品可減少天然氣消耗150萬立方米;FT系列非調質鋼應用相變強化技術,使下游客戶徹底省去熱處理環節,加工電耗直降30%。在風電領域,其開發的SCM440大規格盤條經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測試,憑借優異的強韌性匹配,幫助客戶將風電螺栓深加工工序和節約能源成本方面效果顯著。
從“單一材料供應”到“系統解決方案輸出”,邢鋼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搭建起“需求診斷—協同研發—工藝優化”的服務閉環,近三年為下游企業量身定制217種特種鋼產品,配套開發46項綠色制造技術,推動客戶平均生產能耗降低22%、材料利用率提高19%。這種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不僅打破了美日企業在高端緊固件材料領域的長期壟斷,更培育出覆蓋汽車、新能源、重大工程等領域的綠色產業鏈生態。隨著“雙碳”戰略深入推進,邢鋼正以定制化創新與綠色智造的雙輪驅動,為中國高端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