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首秦公司軋鋼部職工立足崗位,開拓創新,積極推進設備備件國產化,向國產化要效益,取得了顯著成效。
軋鋼熱處理拋丸機經過長期使用,機上原裝機內襯板、機外艙壁護板均嚴重磨損,需要購置新備件。鑒于德國進口原機備件達30萬元,且運輸時間較長,經過軋鋼部設備人員與設備部仔細研究,決定嘗試國內拋丸機備件生產廠家生產的襯板。經過深入調研,他們了解到安徽一廠家可以生產相關襯板,并已投入國內其他廠家使用。于是,他們與廠家積極溝通,由其先免費提供部分試用產品,待上機使用觀察效果后再提報采購計劃。今年3月初,試用品到廠,他們將試用品安裝于拋丸機拋丸室熱點部位,密切關注最苛刻條件下襯板的使用情況,并定期檢查。經過兩個月的觀察使用,上機的襯板可以滿足1年的更換周期。最終,他們將襯板進行國產化改造,每套可節支15萬元,拋丸機“蹦料”問題得以解決,熱處理操作人員工作環境大大改善。
拋丸機進口原機輥刷每套價格70余萬元。為節省備件費用,軋鋼部熱處理點檢作業職工決定進行國產化改造。通過試用不同國內廠家提供的試用品,最后選定由安徽一廠家生產的輥刷,其單套費用僅是進口輥刷的十分之一,在性價比方面,國產輥刷占絕對優勢。但隨著輥刷的國產化改造,他們遇到了一些難題。國產輥刷絲在清理15毫米以下薄板時,易造成出現殘余丸料帶出問題。針對這一情況,他們多方查找資料,借鑒國產拋丸機設計上的優點,在拋丸機內加裝一套吹掃風管,將輥刷清掃后殘留的少量丸料吹掉,并直接回收至循環系統,帶料問題得以解決。由于在機內加裝吹掃風管,新的問題出現了。在吹掃丸料的同時,機內丸料中的灰塵也被吹起,設備本體出現冒煙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點檢人員與設備人員聚到一起認真研究,最終決定在拋丸機清掃室加裝除塵管路,利用原機存在的三個進氣口引入除塵抽風管,將吹掃時產生的煙塵吸至除塵系統。經過他們的不斷摸索,拋丸機鋼板清理系統在設備無煙塵狀態下鋼板無丸料帶出,鋼板質量得到極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