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消息顯示,7月16日,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若干意見》,提出十項工作任務,致力于構建“有事不撒手、無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難事不放手”政商新生態。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特約研究員田惠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地聚焦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有助于為市場經濟順利運行、企業量質雙增提供穩定、公平、透明的制度框架,從而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市場信心。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也是支撐地方有效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的軟實力。從本輪舉措看,多地新政從破除市場準入壁壘、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到加強招投標全鏈條監管,幾乎涵蓋了企業培育的各個環節。其中,以數字技術賦能政務服務、加強人才住房保障兩個新趨勢廣受關注。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賦能政務服務,是地方相關部門提升服務效率、創新服務模式的必然選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何代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充分了解企業需求與發展痛點的基礎上,數字技術的全天候“恒溫”服務能力可以高效應對多種涉企場景,其提供的解決方案更加個性化和精準化,助力企業輕裝前行。
與此同時,多地將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重點放在人才安居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做好人才住房保障工作,才能更好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為產業與人才的雙向奔赴創造良好條件。
受訪專家普遍表示,多地以創新舉措多維度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夯實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軟實力,是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從“單一服務升級”向“整體生態構建”轉型的具體表現。
近些年,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各地各部門都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實有民營經濟組織1.85億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6.76%,同比增長2.3%。另據商務部數據,2024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9080家,同比增長9.9%;2025年1月份至3月份,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2603家,同比增長4.3%。
談及今后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的努力方向,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將已有政策舉措落實到位,尤其是惠企政策;二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強不同地方之間的交流合作;三是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破除不利于要素優化配置的制度障礙,為國際經貿規則的新一輪重塑注入“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