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受煤價下調影響,最近拉煤的船多了起來,港口庫存略有下降,但仍處高位,從電力企業耗煤量不升反降、電煤庫存居高不下來看,下游需求依舊很差勁。”7月3日,秦皇島港務集團一位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7月2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19元/噸,再次刷新了該指數2010年10月12日發布以來的最低紀錄。
煤炭的消費量與GDP增速正相關,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拖了煤炭業的后腿。與此同時,節能環保的剛性要求和治理大氣污染政策的實施,也限制了煤炭的消耗。不過,在多位貿易商看來,煤炭價格漲跌最終還要看大煤企的臉色。今年上半年,在秦皇島港下水的煤炭中,超過八成來自神華、中煤、同煤等重點煤炭企業。
“與其說價格由供求關系基本面決定,倒不如說是由少數幾家大型煤炭企業控制的。”華東地區某電廠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坦言。
“船開始多了”
巨大的運煤船在擺渡人員的指引下,緩慢地駛入泊位。
“神華下調煤價后,到港拉煤的船終于開始多了起來。”秦皇島港碼頭的一位工作人員長出了一口氣。
公告信息顯示,這家國內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已于6月27日下調了動力煤價格,降幅最大的是發熱量5500大卡的動力煤,調價后降至510元/噸,這也創了歷史新低。
但這并未扭轉煤炭壓港的局面。上述秦皇島港務集團人士對本報記者說,每年的6、7月份正處于“迎峰度夏”期間,是煤炭走量最快的時候,但今年卻一反常態,煤炭庫存一直處于高位。
今年整個6月份,秦皇島港煤炭庫存不斷攀升,截至6月29日,港口存煤竟然高達758萬噸,這是以往少有的。
“6月上半月,受工業用電不振、民用電不強等因素影響,下游沿海六大電力集團電煤日耗量偏低,對煤炭需求不足,促使港口和電廠庫存高企。”煤炭行業專家李朝林稱。
上述貿易商向記者爆料:神華降價的消息在6月中旬便傳得滿天飛,很多用戶開始觀望并停止購煤,下錨船中辦理手續的用戶減少,很多船舶處于等待租用狀態,不急于拉運煤炭,港口場存持續走高。
“來港拉煤的船數保持低位,港口空泊現象增多,約有1/3的煤炭泊位處于無船可靠的狀態,港口達不到滿負荷作業,造成北煤南運數量萎縮,煤炭發運量減少。”上述港務集團人士稱。
然而在供應端,一些大型煤企為了擴大市場占有份額,仍在緊鑼密鼓地加快生產。
就這樣在調進量增加、調出量減少的情況下,秦皇島港口庫存持續增加。而六大電廠存煤數量不減,截至6月29日,六大電廠日耗煤62.4萬噸,庫存1399萬噸,存煤可用天數為22天。
“進入7月,到港運煤的船多了些,六大電廠庫存回落至1380萬噸,但存煤可用天數卻跳升至24.4天,日耗煤量降至6月初以來的最低水平,從電力企業耗煤量不升反降、電煤庫存居高不下來看,下游需求依舊很差勁。”上述港務集團人士稱。
煤價頹勢不改
隨著拉煤船舶的增加,秦皇島港庫存略有下滑,但動力煤價格還是在我行我素地下滑。
秦皇島港最新的5500大卡動力煤的價格已經降至515元/噸。“實際成交的價格甚至比這還低。”上述貿易商稱。據中國煤炭資源網公布的數據,截至7月2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現貨價格為505元/噸,比神華最新的優惠價每噸低了5元。
從指數走勢來看,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在去年12月25日創出631元/噸的階段性高點后,今年以來又開始了“挖坑”行情,盡管4、5月份出現過短暫的企穩,但進入6月這個傳統的用煤旺季,卻出現了“旺季不旺”的狀況,煤價跌跌不休。
煤價的下行曲線與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幾乎同步。研究表明,國內生產總值(GDP)每增長1%,煤炭消費量增長0.5%。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工業用電不振,難以拉動用煤量和用電量。”分析師稱。
另一方面,環保也給煤炭消耗戴上了“緊箍咒”。工信部的一位官員告訴本報記者,中央嚴控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新上耗煤項目,一旦觸犯環保紅線,懲罰措施非常嚴格。
而隨著節能環保的剛性要求和治理大氣污染政策的實施,南方很多小鋼廠、水泥廠、小焦化廠關停,減少了生產、生活用煤需求。
大電廠也在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檢修,他們需要把老機組進行大面積升級。“這是硬性要求,我們最近半年都在斷斷續續地進行檢修,現在已經停了1/3的機組進行升級改造,如果達不到新標準,下半年就要全廠停運。”7月3日,華東一家電廠負責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還要看大煤企臉色
上述電廠負責人坦言,在達標前不會大量購煤。這似乎也能反映現在電廠的心態。一位與電企打過多年交道的貿易商對本報記者說,現在好多電企都在坐地降價,目前很多煤炭貿易商已經暫停向電廠運煤了。
招商證券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稱,7月雖為旺季,但高庫存制約煤價,下游電廠以去庫存為主,動力煤價格仍將弱勢尋底。
不過,上述港務集團人士表達了不同觀點。他認為,7月下旬,因天氣逐漸炎熱,用電負荷提高,火電壓力加大,煤炭消耗大幅增加,預計沿海煤炭市場形勢將有所好轉。“電廠和港口庫存得到消耗,采購積極性會有所恢復,北方港口煤炭交易會非常活躍,市場會逐漸趨好,煤價會企穩止跌。”該人士稱。
分析師認為,國家近期連續出臺的“微刺激”政策以及各地陸續出臺的刺激計劃,將會在下半年逐漸顯現出來。
而近期官方公布的工業增加值及PMI數據也在積極向好的方面發展,這也印證了工業經濟正在溫和復蘇,工業用電逐漸有所增長。分析師預計,下半年迎峰度夏、度冬相繼到來,沿海地區煤炭需求較上半年將有一個明顯增幅。
但在接受采訪的貿易商看來,煤炭價格漲跌最終還要看大煤企的臉色。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就注意到,4、5月份煤炭價格曾出現過企穩,可是神華等大煤企非但沒有助推煤價,反而開展“百日會戰”等活動,全力降價促銷,發熱量5500大卡煤炭從5月1日的550元/噸降至6月27日的510元/噸,直降40元/噸。
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分析師李學剛也認為,最新一期報告期內大型煤炭企業普遍大幅下調煤炭銷售價格,是促使本期環渤海地區各種動力煤交易價格和價格指數繼續下行,并且跌幅有所擴大的主要原因。
“神華這樣的大煤企,布局了煤炭全產業鏈,從煤電運一體化,還有煤制油、煤化工項目,煤炭價格低了,它還可以通過發電賺錢。”一位同神華等大型煤企往來密切的人士稱。
另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像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都設有期貨部門,比起小煤企來,他們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能控制市場價格,即使在現貨上賠錢,他們也能在期貨對沖上實現保值。
據多位貿易商證實,近年來由于煤炭市場不景氣,許多小煤企或是退出或是被大煤企整合兼并,如今煤炭行業集中度大大提升。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同煤、中煤、神華等重點煤炭企業在秦皇島下水煤的市場份額超過了八成,對整個市場的掌控力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