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日舉行的2014夏季全國煤炭交易會暨東北亞煤炭交易會市場體系建設圓桌會上,大連商品交易所工業品事業部總助李洪江透露,大商所正在研究煤炭期貨交易和中遠期市場的現貨平臺進行對接,品種除焦煤焦炭外亦可拓展到動力煤。不過,由于目前標準不統一,離推出還有很長距離。
自去年3月22日上市以來,焦煤期貨運行已有近一年半時間。李洪江表示,焦煤期貨品種比較成熟,截至目前運行良好,大型鋼廠、煤炭民企、貿易商交易都很活躍。套期保值、規避風險和價格發現是期貨的兩大基礎特征。不過,在昨日的會上,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焦煤焦炭期貨對現貨價格的指導并不明顯。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秘書長梁敦仕表示,業內更多把焦煤看成一種原料,過去有規定煤企參與期貨只能單向交易,只能往外賣,也限制了交易活躍度。
對此,李洪江介紹說,大商所正在研究,將煤炭期貨和中遠期市場的現貨平臺進行對接,實行統一的倉單制度、交割質量標準等。即在交易所指定倉庫滿足不了的產業平臺客戶可以到區域交易中心直接交割,也吸引更多投機套利資金參與期貨交易,互利互惠據記者表示,因為各個交易中心的煤礦品種各異,標準不同,而期貨品種需要統一標的物,操作起來難度比較大,可以在標的物更一致的動力煤品種上試水。
事實上,隨著中遠期的現貨交易逐步放開,區域現貨市場也在朝期現互動的方向努力。不過,已開展煤炭中遠期交易的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執行董事李紅松認抱怨,“現貨遠期兌現率不高,企業在沒有約束的前提下信用太差,價格下跌后不愿意承受賬面損失。”這需要強有力的第三方力量來規范交易,而商品交易所強制平倉的制度也能保證現貨交割。
據記者同時獲悉,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試點場外市場的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煤炭衍生品交易平臺籌備一切就緒,就等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