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華天構建發展“新坐標”,向節能環保集中發力
中國鋼鐵企業網訊(記者 傅建設 通訊員 王燕)當時間來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冶華天也已過天命之年。
從鋼鐵產業如日中天,到鋼鐵市場持續低迷,中冶華天抵達了又一個歷史拐點。站在這個拐點上,如何構建一個有特色且有生命力的自我坐標十分關鍵。最終,以節能環保業務為核心構成要素的能源環保板塊被寫入了中冶華天新四大主業板塊目錄,成為與總承包工程、房地產開發、工程咨詢比肩的新主業。
作為新坐標定位后的“標志性動作”,中冶華天正在緊鑼密鼓籌建一個高規格的節能環保研究院。這個初步鎖定“成為安徽省內環保與節能技術領域內實力最強的綜合性專業研發機構”目標的研究院甫一開始就吸引了許多目光。“高規格”、“強實力”,這些“定語”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技術和產業在作支撐?日前,記者走訪中冶華天,探尋其節能環保發展的新脈絡。
水處理領域泛起的“碧水情結”
中冶華天的水處理技術一直享譽業界,業績也是做的風生水起。“現在中冶集團只要一提到污水處理就會想到中冶華天。”中冶華天董事長康承業曾說。
那是什么將中冶華天的水處理牌子在業界牢牢立起?是一條業已形成的完整的水處理循環鏈。據了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冶華天的水處理事業目前從技術研發—設計—核心裝備制造—建造—專業化運營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鏈,涉及的行業或領域十分廣泛,除鋼鐵、化工、造紙、印染等工業廢水處理外,還逐步擴張到城市污水處理領域,僅已投入運營的11個市政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已經超過100萬噸。中冶華天水務工程部副總經理程寒飛向記者坦言,“從目前來看,無論是水處理工藝、環保裝備制造或是藥劑生產,任何一項單獨拿出來在業內都占不到上風,但當把這三者集成在一起時,就形成我們獨特的優勢。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等單位對此都十分推崇,說在業內少見。”
為之佐證的是,2013年中冶華天的一項專利成果一舉將全球同類產品的平均能效提高了50%,這就是第四代倒傘型表面曝氣機。倒傘型曝氣機是廣泛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種工業廢水生化處理的核心環保裝備,其原理是通過曝氣機葉輪的旋轉,將污水與空氣進行大面積混合,氧氣迅速溶入污水中,完成對污水的充氧作用,進而得到凈化的效果。試驗表明,中冶華天開發的新機型除了具備第三代曝氣機節能、降耗、增效的特征外,還有效解決了深層污水不能進行曝氣充氧的技術難題;與世界所有同類產品相比,新機型充氧動力效率提高50%、能耗降低30%以上。目前新機型的樣機已經推出,明年計劃批量生產進而逐步推向市場。
同年,中冶華天研制的第一臺“少齒差減速潛水推流器”成功面世并獲實用新型專利。該產品采用少齒差減速驅動,傳動平穩、效率高、結構緊湊、能耗低、推流效果顯著,適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廢水治理工程缺氧池逆向攪拌、氧化溝推流混合以及其他需要推流攪拌的場所。其技術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并且壽命較其他產品延長了3倍,現已在馬鞍山市銀塘污水處理廠實施應用。
就水處理來說,中冶華天擁有中冶水處理工程技術中心、安徽省冶金與造紙水處理工程技術中心、機械工業污水處理節能工藝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個省部級中心,在馬鞍山還有許多的“發揮空間”。“現在馬鞍山正在承接產業轉移,這些轉移的項目會不會帶來污染的轉移?我們可以做評估。對于已有的項目,可以為其節能降耗和環保問題作一些業務咨詢,幫助解決一些問題。而且我們有技術研發,可以設計生產裝備,還有一支專業化的運營隊伍,這些都可以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程寒飛還透露,當前中冶華天正在進行工業水處理資源化方面的研究,即將水處理和優化生產、清潔使用等環節相關聯,技術成熟后可以實現“取水量、排水量、需處理的廢水量的同步減少”,非常符合節能環保要求。另外同時進行的還有河道修復及水質保障和農村水處理模式創新等研究。
根植于大氣治理的“藍天愿景”
如果說水處理產業追尋的是“碧水”,那中冶華天環保能源分公司所懷揣的就是“藍天愿景”。
今年6月份,該公司中標中天鋼鐵140平米燒結機濕法脫硫改造項目,這一項目的技術亮點之一是首次實施濕式電除塵技術。“該技術有兩大優勢,一是排放標準特別低,二是可以進一步清除含塵煙氣中的微細液體、固體粒子、酸霧以及PM2.5微細顆粒。而且煙囪出口處煙氣無石膏雨,霧汽非常淡,并可以很快消散。”環保能源分公司總經理楊春根介紹。據了解,該技術即將在馬鋼部分項目實施。
同樣位于國內領先水平的還有HTST型高效“雙塔”系統,這是中冶華天開發的新一代轉爐煤氣凈化裝置,具有凈化效率高、耗水量低、阻力小、檢修維護特別少等突出優點,尤其對現在鋼廠降本增效具有強大的支撐作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現有系統相比,一噸鋼它可以多回收煤氣10到20個立方米,效益非常明顯。”楊春根說。另外,該公司目前正在進行轉爐煙氣處理研究,方案實現后,至少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技術效果:二氧化碳減排,一氧化碳的量能增加20%,增加煤氣回收量,另外還可以解決轉爐汽化冷卻煙道的安全問題,有效實現煉鋼廠的降本增效。
而在燒結脫硫的開發和應用上,環保能源分公司擁有燒結煙氣脫硫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5項。“中冶華天在這一領域是國內同時擁有循環流化床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和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技術的企業,并且已經在國內鋼鐵企業燒結機脫硫多個項目中成功應用。”楊春根說。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截至目前,環保能源分公司通風環保專業申報的專利中,授權發明專利3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4項;處于受理階段的發明專利申請7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2項;燃氣專業的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2項,處于受理階段的發明專利申請1項。這些都該公司創新實力的有力佐證,也是技術水平的有力彰顯。
節能環保未來大有可為
無論是在水處理業務領域具有的獨有優勢,還是在大氣污染治理、固廢治理等方面擁有的專利技術,這些都是中冶華天歷經多年發展的歷史積淀。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冶華天在節能環保這塊累積了一大批先進的技術,在業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是個朝陽產業,市場非常大,同時我們伸展的空間也很大。如果不抓緊機會,領先一步,就搶占不到業內制高點,所以必須采用超常規的方法,將這一塊迅速做大做強。”宣守濤說。
明眼人發現,中冶華天今年將2005年成立的環境工程板塊改成了能源環保板塊,但這絕不僅僅是更換名稱這么簡單。“對資源進行了優化整合,將中冶華天幾個從事這方面業務的單位全部都充實了進來,實施新的組織形式。并且從指標上對其進行了明確規定,過去環境工程板塊在整個公司的業務規模并不是很大,但今年就規定,能源環保板塊收入到2016年要占到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15%,應該說是翻倍還不止。還有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正在籌建的節能環保研究院。”宣守濤說。
具體負責研究院籌建人員之一——中冶華天環保能源分公司副總經理詹茂華向記者透露,計劃與市政府合作籌建的這個研究院實屬發展所需。“市政府當前非常重視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這與馬鞍山一直以來的產業結構有關,其實對于中冶華天來說也是如此,城市和企業都走到了轉型的關鍵期,于是迅速達成了合作共識。”
根據目前的考慮,研究院成立后將主要致力于開展污水處理、工業爐窯節能技術、大氣污染治理、電能治理等節能環保的新工藝、新技術研發,努力形成一批國內領先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核心技術成果。將開展馬鞍山地區工業企業的環保與節能診斷并提供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等咨詢服務,為馬鞍山對外招商引資做好環保技術支撐。將積極參與馬鞍山市政環境治理的環保與節能診斷并提供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服務。并將向安徽省內外推廣研發的環保新工藝、新技術,擴大馬鞍山在節能環保研究及技術方面的影響力,提高馬鞍山節能環保產業在省內的知名度。一方面,它可以吸引更多的節能環保企業來馬,同時也能對馬鞍山現有的環保企業產生帶動作用。
“伴隨著城市發展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對環保的關注度和重視度正在不斷攀升,這其中還有很多文章可做,還有很多空間等待拓展,這也正是節能環保研究院所瞄準的方向。”詹茂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