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三鋼集團子公司———福建三安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安鋼鐵)實現利稅3.29億元,其中實現利潤8000多萬元。今年1月~5月份,該公司實現利稅11149萬元,同比增長28.65%。這家曾經的民營企業,經福建三鋼集團兼并重組后,已經脫胎換骨,并連續8年盈利。
當筆者問及三安鋼鐵在行業“寒冬”下仍保持盈利的原因時,該公司總經理洪榮勇謙虛地說:“2014年,三鋼集團推行了供應銷售一體化政策,產品的市場定位更加明確,有利于銷售利潤最大化;推行了大宗原輔材料統一采購與庫存縮減,降低了生產成本。另外,鋼材產品面向閩南地區,原料貨運有肖厝港、海滄港碼頭銷售半徑與運輸成具有區域優勢。經過近幾年的改革,目前三安鋼鐵形成了工序協調、技術經濟指標不斷改善的企業。”
穩定生產針對鋼市優化
“我們不能改變市場,但是我們可以優化自己!優化就是進步,改變就有效益!”洪榮勇說。2014年初至今,三安鋼鐵沒有進行轟轟烈烈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沒有繼續擴張規模,而是針對細節優化各個系統。
針對生產運行系統中的設備檢修維護短板,三安鋼鐵多舉措進行改革優化。該公司合并了各分廠的設備科與機修車間,將技術人員充實到一線;推行檢修項目承包制,減少外委檢修的項目和資金;打破分廠檢修界限,實行跨線檢修,聯合分廠間的檢修力量,合力攻堅;實行操檢合一,操作工主動協助檢修工,提高檢修效率;建立完善設備定時、定人點檢巡檢制度,讓設備隱患消失在萌芽狀態。通過系統優化,該公司設備完好率達到94.09%,外委檢修資金同比下降68.48萬元。
同時,三安鋼鐵通過優化作業流程、促進進步技術、應用遠程監控設施等方法減少了人工成本。例如,通過在對燒結綜合料場和7個地磅安裝遠程監控,減少輪班值守人員42個;通過嚴格的定崗定編,對工作量不飽和或連續性不高的崗位進行拆并減少冗員,大力推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能。
而且,三安鋼鐵力推建立信息化系統,該系統也為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精細管理起到積極作用。經過近5個月的努力,三安鋼鐵鐵前MES(制造執行系統)物流計量模塊率先成功上線運行。隨后,廢鋼模塊、原料業務進場模塊和其他模塊也相繼投入。該公司還建立了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實現與三鋼集團本部網絡VPN(虛擬專用網絡)互聯。
為夯實工藝技術管理,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品鋼材投放市場,三鋼集團還調派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總工程師加強技術管理力量。以此為契機,該公司從工藝基礎管理抓起,嚴格貫徹新修訂的主要產品和原輔材料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結合近年來公司工藝進步、裝備大修改造、新上項目全面投產,對所有的工藝技術操作規程進行了全面修訂改版,針對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動力、綜合6個生產廠制定了新的工藝紀律制度管理辦法、工藝紀律檢查考核辦法,確保標準體系完整有效運行,保證各主要工序的穩態生產和產品質量,為新品開發創造條件。
指標分解減少點滴損耗
重組后,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大幅提升成為三安鋼鐵最明顯的變化。歸其原因,主要是該公司能夠破除指標到頂,潛力到底的思想,把眼光瞄準行業先進指標,同時展開了全方位的對標挖潛活動。
三安鋼鐵把相關指標分解到車間、班組、個人,力求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標,對標既要與行業先進指標比,又要與自己的最好水平比。在挖潛中,該公司以十大攻關項目為抓手,經過艱苦拼搏,各工序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都有長足進步,成本也大幅下降。例如,鐵前系統通過在燒結工序優化配料、高爐增加塊礦配比、用白云石替代菱鎂石、用碎石灰替代外購石灰等方法降本2000萬元;通過提高高爐冶煉水平,用價格低的塊礦替代球團,降本4190萬元。
生產中,三安鋼鐵不僅盯住生產流程的“浮財”,也關注跑冒滴漏的“油水”。運輸灑漏,看似不起眼,實則損耗大。例如,對比從船上卸到碼頭的精礦粉數據和運到廠過磅的數據,每年都有上萬噸被當作物流途耗白白損失。物流中心專門針對降低物流途耗組織攻關,除了加強港口鐵路汽車的溝通,極力縮短貨物滯岸時間外,還利用汽車不易灑落的優勢,加大汽車運輸運量;針對火車運輸灑漏嚴重的問題,采用高泡塑料、彩條布等對破漏車皮進行堵漏,減少沿途灑漏。此外,該中心還先后8次組織人員到兩個港口的碼頭堆料場清底打掃,回收遺漏的精礦粉。通過努力,全年物流途耗同比下降0.39%,節約9445噸精礦粉,減少803萬元的損失。
據統計,2014年,三安鋼鐵從對標挖潛過程中共獲得1.93億元。
著力創新打造綠色鋼鐵
鋼鐵行業的新常態,正是鋼鐵企業由大轉強,由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式發展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轉變的機遇期。三安鋼鐵審時度勢,把經濟下行和市場的壓力,轉化為積極優化產品結構,鼓勵創新創效,提高技術含量,延伸產業鏈,打造綠色鋼鐵。
三安鋼鐵始終把依靠科技進步、科技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此,該公司重新完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制定了科技創新專項獎勵管理辦法,對有突出貢獻的集體與個人進行正向激勵,調動了廣大員工創新創效的熱情和積極性。2014年,該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了7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明專利,其中有6項專利已經獲得授權,實現了專利權零的突破;同時,鼓勵廣大員工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踴躍參加提案活動,出臺了改善提案和改善成果獎勵辦法,員工的合理化建議轉化成一個個提案,得到受理落實推行。
三安鋼鐵成立新產品開發項目部,建立系統高效的研發體系,規范新品研發過程的管理與新品生產過程、市場訂單的可追溯性。根據市場需求,該公司先后開發生產出HPB300系列建筑圓鋼,ф6毫米HBR400E盤螺,Q19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以及多規格的核電用鋼,使公司從單一生產普通建材的模式向兼有生產工業制品材的多元模式發展。
該公司已建成的環保設施能保證全天候100%運行。目前,該公司實現了燒結機、球團煙氣全脫硫,脫硫率大于90%;實現了高爐、轉爐煤氣全回收發電,日均發電量102.6萬千瓦時,年發電量達到34290萬千瓦時;煉鋼鋼渣通過熱燜技術實現全回收,廢鋼就地進入煉鋼,含鐵量高的鋼渣進入燒結變廢為寶;二次廢水得到充分循環利用,噸鋼廢水排放量1.4噸,污染減排各項指標順利通過國家環保部現場核查。在此基礎上,公司當年又投入1.56億元,分別對1#燒結機進行改造,增大主抽風機風量,加大機頭電除塵能力;對煉鋼二次除塵進行改造,減少爐頂冒煙;對2#轉爐一次除塵進行改造,還對燒結配料室生石灰消化器除塵進行改造,使配料室粉塵問題得到解決。
當筆者問及三安鋼鐵在行業“寒冬”下仍保持盈利的原因時,該公司總經理洪榮勇謙虛地說:“2014年,三鋼集團推行了供應銷售一體化政策,產品的市場定位更加明確,有利于銷售利潤最大化;推行了大宗原輔材料統一采購與庫存縮減,降低了生產成本。另外,鋼材產品面向閩南地區,原料貨運有肖厝港、海滄港碼頭銷售半徑與運輸成具有區域優勢。經過近幾年的改革,目前三安鋼鐵形成了工序協調、技術經濟指標不斷改善的企業。”
穩定生產針對鋼市優化
“我們不能改變市場,但是我們可以優化自己!優化就是進步,改變就有效益!”洪榮勇說。2014年初至今,三安鋼鐵沒有進行轟轟烈烈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沒有繼續擴張規模,而是針對細節優化各個系統。
針對生產運行系統中的設備檢修維護短板,三安鋼鐵多舉措進行改革優化。該公司合并了各分廠的設備科與機修車間,將技術人員充實到一線;推行檢修項目承包制,減少外委檢修的項目和資金;打破分廠檢修界限,實行跨線檢修,聯合分廠間的檢修力量,合力攻堅;實行操檢合一,操作工主動協助檢修工,提高檢修效率;建立完善設備定時、定人點檢巡檢制度,讓設備隱患消失在萌芽狀態。通過系統優化,該公司設備完好率達到94.09%,外委檢修資金同比下降68.48萬元。
同時,三安鋼鐵通過優化作業流程、促進進步技術、應用遠程監控設施等方法減少了人工成本。例如,通過在對燒結綜合料場和7個地磅安裝遠程監控,減少輪班值守人員42個;通過嚴格的定崗定編,對工作量不飽和或連續性不高的崗位進行拆并減少冗員,大力推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能。
而且,三安鋼鐵力推建立信息化系統,該系統也為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精細管理起到積極作用。經過近5個月的努力,三安鋼鐵鐵前MES(制造執行系統)物流計量模塊率先成功上線運行。隨后,廢鋼模塊、原料業務進場模塊和其他模塊也相繼投入。該公司還建立了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實現與三鋼集團本部網絡VPN(虛擬專用網絡)互聯。
為夯實工藝技術管理,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品鋼材投放市場,三鋼集團還調派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總工程師加強技術管理力量。以此為契機,該公司從工藝基礎管理抓起,嚴格貫徹新修訂的主要產品和原輔材料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結合近年來公司工藝進步、裝備大修改造、新上項目全面投產,對所有的工藝技術操作規程進行了全面修訂改版,針對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動力、綜合6個生產廠制定了新的工藝紀律制度管理辦法、工藝紀律檢查考核辦法,確保標準體系完整有效運行,保證各主要工序的穩態生產和產品質量,為新品開發創造條件。
指標分解減少點滴損耗
重組后,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大幅提升成為三安鋼鐵最明顯的變化。歸其原因,主要是該公司能夠破除指標到頂,潛力到底的思想,把眼光瞄準行業先進指標,同時展開了全方位的對標挖潛活動。
三安鋼鐵把相關指標分解到車間、班組、個人,力求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標,對標既要與行業先進指標比,又要與自己的最好水平比。在挖潛中,該公司以十大攻關項目為抓手,經過艱苦拼搏,各工序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都有長足進步,成本也大幅下降。例如,鐵前系統通過在燒結工序優化配料、高爐增加塊礦配比、用白云石替代菱鎂石、用碎石灰替代外購石灰等方法降本2000萬元;通過提高高爐冶煉水平,用價格低的塊礦替代球團,降本4190萬元。
生產中,三安鋼鐵不僅盯住生產流程的“浮財”,也關注跑冒滴漏的“油水”。運輸灑漏,看似不起眼,實則損耗大。例如,對比從船上卸到碼頭的精礦粉數據和運到廠過磅的數據,每年都有上萬噸被當作物流途耗白白損失。物流中心專門針對降低物流途耗組織攻關,除了加強港口鐵路汽車的溝通,極力縮短貨物滯岸時間外,還利用汽車不易灑落的優勢,加大汽車運輸運量;針對火車運輸灑漏嚴重的問題,采用高泡塑料、彩條布等對破漏車皮進行堵漏,減少沿途灑漏。此外,該中心還先后8次組織人員到兩個港口的碼頭堆料場清底打掃,回收遺漏的精礦粉。通過努力,全年物流途耗同比下降0.39%,節約9445噸精礦粉,減少803萬元的損失。
據統計,2014年,三安鋼鐵從對標挖潛過程中共獲得1.93億元。
著力創新打造綠色鋼鐵
鋼鐵行業的新常態,正是鋼鐵企業由大轉強,由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式發展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轉變的機遇期。三安鋼鐵審時度勢,把經濟下行和市場的壓力,轉化為積極優化產品結構,鼓勵創新創效,提高技術含量,延伸產業鏈,打造綠色鋼鐵。
三安鋼鐵始終把依靠科技進步、科技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此,該公司重新完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制定了科技創新專項獎勵管理辦法,對有突出貢獻的集體與個人進行正向激勵,調動了廣大員工創新創效的熱情和積極性。2014年,該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了7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明專利,其中有6項專利已經獲得授權,實現了專利權零的突破;同時,鼓勵廣大員工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踴躍參加提案活動,出臺了改善提案和改善成果獎勵辦法,員工的合理化建議轉化成一個個提案,得到受理落實推行。
三安鋼鐵成立新產品開發項目部,建立系統高效的研發體系,規范新品研發過程的管理與新品生產過程、市場訂單的可追溯性。根據市場需求,該公司先后開發生產出HPB300系列建筑圓鋼,ф6毫米HBR400E盤螺,Q19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以及多規格的核電用鋼,使公司從單一生產普通建材的模式向兼有生產工業制品材的多元模式發展。
該公司已建成的環保設施能保證全天候100%運行。目前,該公司實現了燒結機、球團煙氣全脫硫,脫硫率大于90%;實現了高爐、轉爐煤氣全回收發電,日均發電量102.6萬千瓦時,年發電量達到34290萬千瓦時;煉鋼鋼渣通過熱燜技術實現全回收,廢鋼就地進入煉鋼,含鐵量高的鋼渣進入燒結變廢為寶;二次廢水得到充分循環利用,噸鋼廢水排放量1.4噸,污染減排各項指標順利通過國家環保部現場核查。在此基礎上,公司當年又投入1.56億元,分別對1#燒結機進行改造,增大主抽風機風量,加大機頭電除塵能力;對煉鋼二次除塵進行改造,減少爐頂冒煙;對2#轉爐一次除塵進行改造,還對燒結配料室生石灰消化器除塵進行改造,使配料室粉塵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