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鋼市整體形勢依然嚴峻,短期很難回暖反彈。特別是鋼廠寧可降價也不減產的行為,將使得后期鋼市面臨更大的壓力。以近期華北市場建材價格大跌為例,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市場暗降嚴重,河北鋼鐵集團將京津區域螺紋鋼銷售限定價格由原來的1700元/噸降到了1600元/噸,這給了商家進一步降價搶單的勇氣。據筆者調研了解,當前華北市場部分廠商建材報價達到了1550元/噸左右,有的企業報價甚至低至1450元/噸,幾乎與鋼坯價格無異。受此影響,市場價格陷入到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惡性循環當中,建材價格難以止跌反彈。
而就目前情況來看,由于鋼鐵行業持續不景氣,鋼廠普遍面臨著巨大的訂單壓力。因此,降價成了當前鋼廠的一致選擇。近期,寶鋼、武鋼紛紛出臺了明年1月份訂貨價格政策,從政策來看,寶鋼2016年1月份價格調整基本持平,但對在規定日期之前簽訂合同的企業給予提前訂貨優惠50元/噸~100元/噸,其中,彩涂板優惠350元/噸,湛江廠優惠500元/噸;武鋼價格漲跌均現,其中,線材、型材、熱軋、酸洗鋼、電鍍鋅、彩涂不變,中厚板下調100元/噸,冷板及熱鍍鋅上調50元/噸。而建材市場方面,沙鋼對12月中旬高線和盤螺下調50元/噸,螺紋下調90元/噸,并對上期螺紋補50元/噸。
無論是明降,還是以補貼優惠的形式暗降,為了應對當前鋼鐵行業的嚴峻形式,降價促銷依然是鋼企的首選。但是,這種手段很難挽救鋼市的頹勢,反而會惡化市場環境。之所以這樣說,原因有兩點:一方面,鋼廠持續降價會加劇市場的悲觀和恐慌情緒,進而使得市場出現“殺跌”行情,使得鋼價很難獲得底部支撐。另一方面,降價會助長下游終端需求客戶“買漲不買跌”的觀望情緒,進而使得市場陷入越降價成交反而越清淡的怪圈當中。
總而言之,對于當前的鋼市而言,降價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臨近年底,為了回籠資金和降低庫存壓力,降價卻是鋼企和貿易商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其實,當前的鋼市要想迎來市場轉折,減產的效果要遠遠好于單純的降價。因為,對于當前的市場來講,制約鋼價反彈的不是價格因素,而是終端需求的萎縮。鋼企在需求端無法得到有效調整和修復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減產來找到鋼市基本面上新的供需平衡點,進而使得鋼價獲得成交上的支撐,逐漸企穩反彈。
目前,鋼材消費持續下降正在成為一種常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2015年中國鋼材需求量預計同比下降4.8%至6.68億噸,2016年中國鋼材需求將繼續下降至6.48億噸。無獨有偶,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鋼材需求下降的同時,全球市場也是如此。預測顯示,2015年全球鋼材需求為15.13億噸,同比下降2.0%;2016年鋼材需求將為14.99億噸,同比將下降0.9%。
在需求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于供給端的減產。但是,出于對銀行抽貸的擔心或害怕失去市場份額等考慮,目前鋼企減產依然緩慢。據筆者調研了解,盡管最近不時傳出鋼廠停產的消息,但實際上,產鋼大省河北、江蘇、山東等地的鋼廠高爐開工率基本正常,普遍維持在80%以上,未出現大面積停產現象。因此對于鋼市而言,市場資源供給壓力并沒有得到多少緩解。
后期,隨著鋼廠失血越來越多,理論上會有更多的鋼廠加入到檢修甚至減產的隊伍中來,但這個過程恐怕會很漫長。受此影響,短期內,鋼市恐仍難以脫困,弱勢震蕩調整依然是主流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