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面對設備老化的現實問題,熱軋板廠兩眼向內,窮盡一切辦法搶抓市場機遇,盡可能多創效益。
領導干部率先垂范,職工勞動熱情倍增
該廠新的領導班子積極倡導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的帶頭作用、主動積極有效溝通的良好風氣、直面現實創新思維解決難題的工作作風、坦誠交流輕松愉快高效的工作氛圍,使全廠干部職工的精氣神明顯提高。大家各司其職,加強配合,一切圍著生產任務和“300”、“150”工程轉。
廠領導時時靠前指揮,輪流值班(待料狀態為待命值班);中層干部輪流跟班,隨時蹲點現場;出現問題,相關管理和專業人員在半個小時內到達現場。
為了抓住難得的市場機遇,攀鋼釩專門以“板材最大化”為主題,開展了公司級短期勞動競賽。熱軋板廠行政、工會共同以班組為陣地,配套開展勞動競賽。
該廠各作業區將競賽指標分解落實到班組,根據班組作業實績進行排名。同時,對所有鋼種設定難軋系數,鼓勵4個大班科學合理編排班軋制計劃,確保生產穩定。
節能降耗也是此次勞動競賽的重頭戲。為了提高板坯熱送熱裝率,有效縮短鋼坯在爐內加熱時間,降低煤氣消耗,該廠每周召開主軋線生產節奏專題分析會,對熱送熱裝率達不到要求的班組,組織專人進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
不為生產而生產,安全質量全面受控
該廠深知,一味蠻干,安全上就要捅大簍子;一味猛進,“高齡設備”就要罷工;一味盲搶,產品質量就得不到保障。
在安全上,該廠采取“多層次、低重心”的管理手段,將工作重心下移到生產一線。同時,根據生產不斷突破極限的情況,從事后監督向事前監督、過程監督轉變,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糾正和查處違章,做到“百密而無一疏”,實現單位、班組、個人三級安全目標。
如果質量得不到保證,生產是負數,收入是負數,一切皆是負數。該廠生產技術室主任呂敬東說:“在質量函數中,人是最主要的變量。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受控,廠里要求所有崗位職工加強責任心,精細化作業。”
生產技術室組織技術骨干,在產品質量提升上狠下功夫。不僅建立規格異常數據庫,還根據其異常情況,適當調整鋼種變形抗力;對由于溫度預報引起的厚度異常,及時調整溫度預報參數。
生產調度室作為“中樞神經”,精心編排生產計劃,加強上下工序溝通,確保信息暢通,質量受控。
在軋制模型沒有自學習和再計算功能的情況下,粗軋工序操作人員根據以往軋制的情況和操作經驗,人工調整寬度自學習系數,提高寬度控制精度。
精軋工序操作人員結合粗軋來料厚度、精軋成品厚度和終軋溫度,及時調整精軋機速度。他們利用檢修、待料、設備消缺等時間,按工藝設備初始化標準,積極協調處理設備遺留問題,保證設備滿足生產工藝需要。
精心維護“高齡設備”,確保有效作業時間
熱軋板廠投產多年,所使用的設備如人到老年一般,各種“并發癥”頻出,導致生產受限。為了確保合同及時兌現,他們絞盡腦汁,采取了許多措施解決設備老化問題。
該廠點維作業區組建了技術攻關組,對故障頻出的設備進行共同“會診”,由技術“大拿”傳授操作秘訣。對久治不愈的“頑疾”,他們張榜招賢。立輥軋機主傳動頻繁跳閘這個老毛病,就是技術組職工王建華、王耀等揭榜后才徹底解決的。
同時,該廠各生產工序結合實際強化設備管理,對設備隱患提前進行查找和治理;根據現場生產情況變化,及時調整工藝參數,防止出現厚度波動不均、軋制力不穩定等情況。
通過精心“呵護”,該廠的“高齡設備”一天天變得“身強力壯”。如今,該廠一改之前每天定檢一個小時的檢修慣例,改為兩天一檢,保證了有效作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