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4月份,河鋼石鋼中高端產品比例和專業品種的市場占有率持續提高,累計新增客戶79家,其中極具價值客戶26家;高端齒輪用鋼8620系列、MnCr5系列、汽車穩定桿用彈簧鋼等產品,月增銷量均在1000噸以上;品種鋼比例達到80%。
依托先期介入贏得市場"先手棋"
5月15日,河鋼石鋼齒輪鋼首席開發師王信康電話回訪了國內某高端齒輪客戶質量負責人。定期的質量回訪和走訪客戶,是王信康工作的"常態"。
在頻繁走訪的過程中,王信康了解到客戶加工中心要增上一套全進口的干切設備,急需能滿足其設備性能的干切齒輪鋼,對產品質量要求較高。河鋼石鋼先期介入客戶早期研發階段,與客戶共建研發平臺,成功研發出了完全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成為該客戶此產品的唯一供應商。
河鋼石鋼大力推進EVI先期介入服務模式,讓技術營銷人員作為"拓荒者"在早期"入駐"用戶,充分了解客戶對產品性能的要求,幫助解決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
近日,河鋼石鋼得知華北某客運專線彈條用戶需求抗腐蝕能力強的彈條產品,專門成立了彈簧鋼開發組,與客戶共同對產品性能深入研究,成為國內首家掌握彈簧鋼防腐性能核心技術的企業。在與陜西某汽車傳動企業、重慶國內汽車自主品牌領跑企業等客戶合作中,重點關注新品領域的研發服務,有力促進了客戶高端產品的增量和產品結構的優化。
EVI先期介入服務推行以來,河鋼石鋼與客戶共同研發了中碳漲斷連桿用非調質鋼、防腐客運專線彈簧鋼、汽車轉向節用非調質鋼、小變形齒輪鋼等高端產品,獲得了合作的先機,成為這些高端產品的獨家供應商。"先期介入從根本上實現了營銷與產品研發緊密結合,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實現上下游企業共贏。"技術中心總開發師戴觀文總結道。
為品種、質量讓路讓優質資源優先配置高端產品
"我們確定了供戰略客戶的兩個鋼種的生產計劃,安排13號前煉鋼廠出坯,20號前軋鋼廠大棒線軋制,23號前組織退火,27號前組織探傷......必保月底前交貨。"5月13日,河鋼石鋼早調會上,生產總監張海寧宣布供重慶某公司的加急訂單生產計劃。
由于該品種生產工藝路線較長,交貨期非常緊張,計劃安排的生產時間節點沒有任何回旋余地,如果有任何環節質量不合格,根本沒有補產時間。排產計劃下達后,各部門協調聯動,對生產全過程密切監控。5月25日,500噸合格產品全部交付客戶,比計劃提前了至少兩天。
"該訂單的成功生產,歸功于我們為品種、質量讓路的理念。我們為高端客戶開辟了‘綠色通道',將優質資源優先配置高端產品,全力滿足客戶需求。"軋鋼廠生產技術科科長程志海說。
隨著高端市場的拓展和新型客戶關系的建立,河鋼石鋼不斷優化生產組織方式,制定了嚴格的操作標準和作業指導書,以及重點客戶質量控制要點、重點客戶生產及發運管理辦法。目前,為高端客戶"量身定制"的產線質量控制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點由去年的12個增至16個。
4月20日,軋鋼廠大棒線為桂林某汽車齒輪客戶生產的1000噸訂單正在緊張軋制。客戶在4月7日和15日臨時下達兩批訂單,要求29日交貨。"這批訂單主要用于生產汽車齒輪,該客戶對產品的各項指標,特別是對產品硬度、彎曲度、表面質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棒線質量工程師端和健說。他同現場操作人員共同探討關鍵控制工藝,嚴格執行技術協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該批產品如期交貨,各項指標均滿足客戶需求。
強化產線支撐滿足高端客戶需求
隨著客戶的高端化和產品價值的提升,面對的客戶必然越來越挑剔。滿足客戶更苛刻的要求,首先要滿足客戶對產品的高質量要求。河鋼石鋼深入開展質量"雙提升"活動,制定"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質量雙提升活動計劃,大力營造"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誰在質量上出問題誰就是砸公司的飯碗、砸自己的飯碗"的氛圍,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
今年以來,煉鋼廠開展了"提高TL4227鋼種綜合合格率""提高鋼材宏觀純凈度""高端軸承鋼氧含量≤8PPm的爐次比"等多項技術攻關活動,集中力量攻克產品質量控制難點,進一步提高標準,使現場操作規程、技術標準、工藝參數等適應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需要。同時,在爐前、精煉、連鑄等環節,配備專門的責任質量工程師全過程"護航"產品質量,為產品提檔升級提供強力支撐。
4月27日,為天津某客戶生產的TL4227S鋼種冶煉完畢。煉鋼廠精煉責任工程師丁志軍,從第一批產品開始,就跟蹤在生產現場。該鋼種是客戶的高端品種,下游廠家是大眾汽車,雖然有過類似鋼種的生產經驗,但客戶對產品硫含量、氮含量及鋼水純凈度的嚴格要求,讓他們慎之又慎地控制每一個生產和技術細節。最終,產品硫含量、氮含量和鋼水純凈度合格率達到100%。
對此,丁志軍有著自己的理解,"我們只有將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作為生產過程的重要參考,使整個生產過程有的放矢,才能生產出滿足客戶最佳體驗的特色產品。"
為了深入對接市場,拉近與客戶的距離,河鋼石鋼還讓研發人員、技術人員、一線生產人員成為走訪客戶的"主力軍",走進客戶現場,了解客戶工藝流程,快速捕捉客戶產品使用過程中的信息和建議,并以此指導生產。
生產系統還以客戶反饋評價加強自我完善,內部每月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給銷售部門發送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打分表,根據打分情況倒推自身需要完善的問題,促進各項操作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