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年修項目分解至日常維護,用預知管理守護設備健康。日前,武鋼煉鐵廠創新管理方式和優化檢修模型,實現高爐經濟維修新突破,在2014年檢修計劃中再為八高爐開出無需年修“處方”,創下該高爐開爐5年“零年修”紀錄,至少降低維修成本逾2000萬元。
據介紹,該煉鐵廠在線運行的7座高爐除八高爐外,五高爐也于今年年修前實現5年無年修,四高爐、六高爐截至目前則已分別2年、3年無年修。該廠正以八高爐為突破口,力爭逐步取消高爐年修模式,為應對危機降成本再辟蹊徑。
“高爐年修一次約耗時4天,花費1500萬至1800萬元,成本高且產量損失大。”該煉鐵廠設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確保高爐穩定順行、高質低耗的基礎上減少甚至取消年修,降低高爐休風率,是公司維持鐵鋼平衡,穩定生產大局,減輕職工勞動強度和降低維修費用的重要途徑。
2009年起,該煉鐵廠開始逐步淡化高爐“年修”模式,在總結過去經驗及橫向對比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強化高爐定修,逐步取消年修”方針,并以創建“零故障”產線為契機,聯合設備維修、高爐崗位人員,開始在管理理念和維修模式上尋求變革。
打破依賴年修解決問題的老觀念,是逐步取消年修的保證。該煉鐵廠全面優化檢修模型,通過技術改造、先進檢測工具運用及維護檢修升級等手段,延長年修項目檢修周期,并分期分批在定修中處理年修項目,以化解年修項目集中、任務復雜繁重等難題。同時,鼓勵職工做好日常功課,提高“兩化”水平,強化及設備日常檢維修計劃編制,進一步提升維護檢修與定修質量,杜絕問題扎堆出現。
該廠注重打造以預防為主的設備管控體系,加強對“三級點檢”的問責考核力度,強化對設備隱患的監護和治理,對高爐主體和輔助部位統一歸口管理,形成信息閉環。同時按設備類型、特性和關鍵程度不同,按經濟高效原則科學靈活運用預知維修、事后維修,確保設備穩定并發揮最大價值。
為提升關鍵設備的備品備件使用壽命,該廠還與上游供應商聯動,創新采取全流程跟蹤管理模式,做好備件質量異議索賠工作,推動關鍵設備質量的精細化管理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