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不知道,一寫嚇一跳。”近日,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張師傅自揭傷疤后說,通過寫風險發現自己的習慣性操作竟然存在隱患,紅了臉、出了汗。他表示要向一切違章操作堅決說不。
活動伊始,武鋼集團就明確了推行員工安全自主管理的初衷――讓員工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轉變,從而主動防范、辨識作業中的風險。在這場員工安全自主管理活動中,員工崗位安全風險描述作為最主要、最關鍵的環節發揮了重要作用。
安全生產“事事關己”
武鋼集團員工安全自主管理活動啟動后,員工崗位安全風險描述工作在各單位全面鋪開。武鋼集團安監部、工會、團委和武鋼有限工會成立了14個工作組,通過掛點班組、單位走訪、碰頭會和座談會等多種形式推進。
在危險作業及崗位風險辨識方面,早有國家標準和公司標準,為什么還要員工“寫風險”?武鋼集團工會、安監部和團委等相關部門相關負責人給出近乎一致的答案:員工技術素質滿足崗位要求,但是對自己生命不夠關愛,崗位風險意識還不夠強。“寫風險”是為了轉觀念,讓員工認識到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是自己。
以往,崗位風險辨識主要靠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班組骨干,如今,全體員工參與崗位風險辨識,通過看、說、寫,促使員工安全意識逐步提升,達到知行合一,最終形成人人參與標準制訂、人人遵守規章制度的良好氛圍。
我的生命我珍惜,知風險、防風險、避風險,生產安全就該“事事關己”。員工安全意識的提高是解決安全問題的抓手,“寫風險”只是第一步。從5條到15條,從第一遍應付差事到第二遍、第三遍主動修改完善,通過“寫風險”發現操作規程中存在的問題,員工們漸漸地寫出了感情,寫出了思考,寫出了擔當。
變規章制度為崗位風險描述
如何變厚重的規章制度為崗位風險描述,讓“寫風險”為我所用?根據武鋼集團總體要求,各單位結合實際、全員參與、分段推進,通過組織員工自己查、互相找、大家評,動員每一個崗位員工參與到崗位安全風險描述工作中。
這項全新的工作在推進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難,例如,基層主動性不強,存在抵觸、敷衍、懈怠和顧慮現象,描述的內容不具體、模糊、簡單,存在漏項和缺項等。針對這些問題,武鋼集團提出“黨委領導、行政運作、工會推進、團委參與”的模式,通過持續不斷的管理運作,全方位組織引導員工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
“僅是崗位風險描述模板就修改了好幾稿,力求達到最好效果。”武鋼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為了將活動持之有效地推進下去,相關部門抱團作戰,注重各層面組織發動,加強宣傳和交流,選取崗位安全風險描述優秀案例作為模板,在微信等平臺廣泛分享、發布,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通過針對性培訓,各基層單位的困惑少了、動力強了、方法多了、效果好了。
隱患整改有依據見實效
“寫風險”看似增加員工的負擔,實則是對安全工作要求的深化落實,首次讓員工真正審視自己崗位中存在的風險,并進行認真系統的全面排查,起到自下而上的推動作用。
隨著員工崗位風險描述這項工作的不斷推進,員工的“自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自己設計風險描述表,自己講述經歷,讓風險描述更加全面貼近生產實際。
“隱患整改的依據全部來自員工筆下。”武鋼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去年各基層單位員工積極參與到崗位安全風險描述工作中,參與率達98.03%,人均查找崗位安全風險13條。對查找出來的崗位安全風險,基層班組立查立改或成立安全自主管理小組進行攻關。
通過員工崗位風險描述這一階段的工作推進,越來越多的員工參與其中,重新審視自己的崗位安全風險,認識有了提高、目標更加明確、方法進一步掌握、合力得到加強,“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氛圍越來越濃。現場隱患得到改進改善,崗位操作規程得到補充和完善,管理部門的壓力變大,管理人員服務意識得到增強。
針對存在的不足,武鋼集團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要求,一是動員員工100%參加,特別是其它用工形式員工。二是強調員工對風險再描述,力求崗位風險描述更系統、更具體、更準確。三是建章立制規范風險及隱患的處理,成立安全自主管理小組進行課題攻關,發揮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的作用等方法進一步使用好崗位安全風險描述這一“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