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當地媒體報道,重慶通過區縣初查、市級核查、國內專家復查,設置“三道關口”進行排查,近年來重慶市“地條鋼”被一網打盡,全面完成了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重慶,下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高度重視、積極推進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堅決取締“地條鋼”,全面完成了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做到了“地條鋼”的全面出清。2016年-2017年,我市共計化解煉鐵產能10.8萬噸、煉鋼產能805.92萬噸,其中2017年化解煉鋼產能289.17萬噸。
所謂“地條鋼”,即所有以廢鋼鐵為原料、經過感應爐熔化、不能有效地進行成分和質量控制生產的鋼及以其為原料軋制的鋼材。多年以前,“地條鋼”就被國家明令淘汰。為堅決依法徹底取締“地條鋼”產能、防止已化解的過剩產能和落后產能死灰復燃、嚴格控制違規新增產能,我市先后成立了重慶市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領導小組和重慶市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明確責任主體,建立市場化、法制化、常態化的工作機制。
為推動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有序進行,我市還出臺了《重慶市鋼鐵企業產能認定辦法》,設置“三道關口”對“地條鋼”企業進行排查:一是區縣初查,由各區縣按照“地條鋼”界定標準開展自查上報,全面篩查疑似“地條鋼”企業;二是市級核查,由市經濟信息委組織市內鋼鐵行業專家對各區縣上報企業逐一核查;三是國內專家復查,委托鋼鐵工業協會組織國內專家進行全覆蓋復查。通過以上措施,切實做到對落后產能和“地條鋼”不遺漏、不錯報。
目前,我市在政府網站和主流媒體公布舉報方式,鼓勵社會各界加大監督,做到凡舉必查、凡查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