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廣東新興鑄管內部改革生產發展工作,確保真整改、改到位,2018年下半年,廣東新興正式吹響“軍鋼精神”號角,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緊緊圍繞生產經營主線,牢牢守住生產戰線,攻堅克難,在現場、產量、質量方面取得瓶頸突破,10月份各項指標迅猛飛進,全線飄紅。
以規范管理促貫徹落實
為了適應大環境改革管理的形勢,廣東新興從生產管理和安全管理兩個角度,完善了各項相關管理制度,形成有作風有能量的雙贏局面。一方面,重新調整和評審管理制度,建立了專業部室例會制度和管理人員考評制度。管理人員帶頭學習,形成“比學趕幫超”上進氛圍,在穩定了員工隊伍建設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各項生產工作的正常運行。
以技術創新促生產攻關
技術創新是生產進步的關鍵著力點,攻克難題便意味著百尺竿頭再進一步,這便是廣東新興的創新理念。在生產環境每每遇到新的設備故障、產品質量問題或整修反復問題,廣東新興便以挑戰為機遇,召集各管理人員進行討論,組織技術攻關,不斷完善生產解決方案。通過技術改造、設備優化、工藝優化、生產組織模式改變和管理方式的改變,實現水冷機組日產DN1000單規格對比前期成型率增長13%,熱模機組日產DN1800、DN1500單規格對比前期成型率增長14%、46%,單規格成型終端產量不斷創出新高。
以責任擔當促質量底線
通過技改、技術參數的優化、崗位技能的提高,廣東新興產品質量指標不斷地提高。一方面,不斷地對一線員工進行操作技能和質量意識的灌輸,深化“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行動理念,促使員工不斷提高掌握自檢、互檢方式方法,提高質量意識,確保其生產的產品滿足要求。同時,緊抓設備實時動態,加強設備的點巡檢、日常維護管理,全力保證設備運行、銜接流暢。
以成本管理促效益保障
經濟效益是大力提升生產效率的最終目的,成本輸入也是關鍵環節。廣東新興狠抓成本消耗,超額完成綜合成本計劃。正所謂“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從降低原輔材料的消耗著手,制定噸產量材料消耗指標,任務具體細化,落實到人,將電消耗列入考核機制。同時,深入現場管理,強化獎懲措施,達到節能降耗和升高效益的目的。制定回收廢鋼制度,對廠內的廢機、廢料、報廢產品進行清理,重新回爐,實現以資源循環利用為特征,與環境和諧共發展。
成績來之不易,斗志更需傳承。面對嚴峻的國內外銷售市場,廣東新興必將用行動踐行著“有激情,在狀態,敢擔當,勇作為” 的精神,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再次刷新成績,以飽滿的熱情和頑強的精神為旗,以科學的管理和細致的工作為兵,引領廣東新興創造更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