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來,在馬鋼低庫存、低成本戰略部署下,為更有效地降低原燃料采購成本,馬鋼原燃料采購中心及時調整水運布局,確立了“北流南移、一體兩翼”水運新格局,實現了水運降成本的最大化。
“北流南移”是指水運原燃料的采購物流由北方線向南方線轉移,降低費用相對較高的北方線數量,增加費用相對較低的南方線數量,達到總費用降低的目的。“一體”是指在港口布局中,以寧波、上海作為戰略合作主體,輔助馬跡山、舟山武港等作為后備,長江航線中延伸至太倉、南通;“兩翼”是北方以青島和日照、南方以可門和湛江作為在主要港口擁堵或綜合物流費用有優勢時的必要補充。
在確立“北流南移、一體兩翼”的戰略思想后,馬鋼原燃料采購中心堅持以降本增效為中心,以完善穩固的進口礦運輸鏈為工作重點,大力強化以寧波、上海等戰略合作港口為主的港口體系,鞏固與海一、中聯、長航、煒倫、江裕等重點航運企業為核心的運輸體系。該中心通過招標方式,確定各航線承運方和運價,使“北流南移”體系進一步鞏固和優化。
在2013年的水運物流招標中,將北方線水運總量降低了10%。由于南方航線費用與北方線相差10.76元/噸,當年水運降成本1378.25萬元,并通過運價談判降低水運費用964萬元。
盡管“北流南移”取得了降成本的明顯成效,但大批貨物盤集在南方線上海、北侖等有限的幾個港口,特別是在馬鋼低庫存保供的策略下,使原燃料水運保供體系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南方各大鋼鐵企業也加快回運速度,紛紛以北侖、上海等南方港口為主,使得南方港口現貨交易活躍,港口異常繁忙,大船靠泊協調難度很大。馬鋼為進一步強化低庫存策略,對進口礦回運的鋼性要求越來越強。因此,在現貨采購比例不斷加大的情況下,貨源數量、品種、時間、港口不確定,間歇式的突擊搶運、階段性突擊保供造成的運力緊張,以及臺風等惡劣天氣、海事監管、港口擁堵等因素的影響越來越突出。同時,部分船運公司因資金鏈緊張而停運,導致水運保供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
今年初以來,馬鋼原燃料采購中心針對水運物流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采取多種措施加以解決。如多次走訪主要港口,與港口之間開展業務交流,派出專人在港口現場加強協調,加快貨物出運速度。多次召開船舶承運方座談會,幫助船運方解決實際困難。在運力緊張的情況下,一方面,加快運力的周轉速度;另一方面,對空放船舶在貨量安排、靠泊卸載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在內部,該中心不斷優化物流方式,與國內外港口、承運方、海事、商檢、代理等多種機構密切溝通和協調。同時,該中心密切跟蹤物流信息,利用各種平臺,實時掌握各類原料在途、到達的準確數據,采取月計劃、周推進、日協調的方式,不斷解決物流運輸環節存在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