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噸天車吊罐到西側平臺進行測溫取樣!160噸天車吊罐到東側平臺進行測溫取樣!”10月23日清晨7點50分,對講機中傳來了翻鐵組長張偉新急促的指揮聲,翻鐵工于亮拿起手套迅速的跑向取樣平臺,從鐵水罐進行了測溫取樣,并熟練的將樣子放入炮彈,傳入化驗室,整個動作快速而標準。張偉新對筆者說:“為了完成高效生產的任務,我們翻鐵崗位加大了對鐵水罐的測溫、取樣頻次,每個高爐鐵次取兩個樣子,鐵水罐測溫率超過80%,及時準確地為轉爐冶煉提供鐵水信息,為轉爐的穩定操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我們還利用170噸天車及時的把半罐兒的鐵水在罐架翻夠噸數,保證轉爐入爐鐵水的裝準率。”
在一號轉爐出鋼位,爐下鋼包車已經座好了空包,只見鋼包車工穆少君遙控操作鋼包車將道軌上的渣子由南側推向了北側橫推位,一旁等待的鏟車迅速將渣子推到渣池中。清渣工李連興對我們說:“現在我們每一爐鋼都進行推渣這個操作,這樣大大減少了爐下的積渣量,不僅降低了臥車、掉道等事故,而且可以減少清爐底的次數,原來我們每班清3-4次,現在已經減少到1次,這樣下來每班可節約時間10-20分鐘,為轉爐的高效生產節約了寶貴的時間。”
“建章,少君,馬上出鋼,做好準備!”在1號轉爐主控室,爐長高永卿正在安排出鋼前的準備工作。話音剛落,搖爐工李建章進入搖爐室,準備搖爐,爐前工牛安學準備好壓渣料,保證快速倒渣,減少倒渣時間。“小畢,降槍拉碳,再升升溫,好提槍!” 高永卿在仔細的觀察爐口火焰后,果斷作出判斷,然后測溫取樣,溫度1620,4個碳,完全符合低碳鋼SPHCZ的鋼種要求!“出鋼!”伴隨著一聲響亮的指令,搖爐工李建章熟練而敏捷的完成了搖爐操作,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此爐鋼水成功一次倒爐出鋼。
“為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我們打破固有思維,重新梳理轉爐生產各環節,一方面通過優化氧槍參數、提高一倒出鋼率縮短冶煉時間,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出鋼口和滑板壽命、加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盡最大努力減少時間浪費。”甲班作業長程治樺介紹。
“今天我們班一號爐冶煉16爐,三號爐冶煉15爐,首次實現了當班班產54爐鋼的目標,創歷史以來最好水平。”程治樺高興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