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源于生活。昨日,焦煤期價強勢上沖至1774.5元/噸,再度刷新上市以來新高,漲幅一度超過6%,隨后漲幅有所回吐,但截至收盤,主力合約較上周五結算價上漲4.2%;焦炭2105合約也在日間最高沖至2886元/噸,創下該合約上市以來新高,漲幅一度超過3%,隨后漲幅也有所收窄。動力煤午后跳水,最終收漲1.4%。
昨日,國家發改委就冬季能源保供工作答記者問時表示,對即將到來的寒冷天氣,已提前做好準備,制定了周密的煤炭保供應急預案。全力組織增產增供,指導山西、陜西、內蒙等煤炭主產區和重點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產能釋放,千方百計滿足用煤需求。根據供需形勢適當增加煤炭進口,優先用于發電供暖用煤需要,充分發揮好進口煤補充調節作用。
焦煤再度大漲的原因是?
對于28日焦煤盤面大漲,光大期貨分析師王心彤表示,這主要是受蒙煤運輸消息影響。據了解,有消息稱本周一起甘其毛都嘉奕達監管區除了進煤棚卸煤的公司以外,其他公司蒙煤車在嘉奕達暫時不能卸車,恢復時間元月1日后另行通知,其它監管區可以正常進車。此消息影響下,盤面大幅上漲。
中州期貨分析師蔣維波則認為焦煤強勢的原因有三點:第一,澳洲和蒙古焦煤進口占我國進口焦煤的比重為87%,澳煤進口受限制,疫情影響蒙古焦煤進口,進口焦煤大幅下降,進口商庫存處于低位,惜售心理較強。第二,下游焦化廠利潤達到600元/噸的較高水平,對原料的補庫積極性較高。第三,焦煤港口庫存持續下降至270萬噸,處于近年低位,同比下降58%。
“近期焦煤大漲,主要源于市場對供給短缺的擔憂愈發濃厚。12月國內煤礦安全檢查和環保政策趨嚴,加之年底部分煤礦有檢修或放假計劃,煤炭產量有所縮減。澳煤通關受阻、蒙古疫情加重,進口煤緊缺使得焦煤整體供應進一步收緊。此外,雨雪天氣亦對焦煤公路運輸造成不利影響。需求端,落后焦化產能逐步壓減,焦企需求本應受到削減,然而高利潤驅動焦企頂格生產,焦企采購積極性不降反增。基本面看,供給偏緊仍是驅動焦煤強勢上行的主要驅動力。動力煤的大漲也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焦煤盤面情緒。”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趙永均說。
國家發改委表態影響幾何?
“國家發改委的表態應該會減輕煤焦的供應壓力,至少從進口來看,蒙煤進口已經開始放量,加上明年1月份后新進口煤陸續通關,也會緩解目前供給偏緊的局面。從長遠來看,行業去產能已經接近尾聲,而‘十四五’規劃也明確了供給側改革將更注重發展現代化、綜合化的煤炭產業,因此優質產能仍有釋放空間。另外,我國能源結構也在逐步優化,煤炭在能源中的占比逐年下降,所以供需失衡只是短期的問題。”趙永均說。
冠通期貨分析師段珍珍同樣認為,國家發改委的表態以及各個煤礦加大生產力度,會減輕動力煤和焦煤的供應壓力,“近期焦煤和動力煤走勢相似,煤炭短期伴隨著消息面的炒作依然會走強,后期國內各個煤礦加大生產力度后,再度沖高的動力會下降”。
王心彤認為影響不大。國產供應方面,安全檢查繼續,部分煤礦停限產,臨近年末國內煤礦以安全生產為主,國內產量下降。此外,澳煤通關難度依然較大。但目前煤炭供應偏緊的情況下,不排除新年放開適量額度。
焦炭方面,第十輪提漲落地,開始第十一輪提漲,提漲幅度100元/噸。王心彤告訴記者,其供應端焦化去產能繼續,焦化產能年底集中淘汰近1000萬噸,導致產量明顯下降。其他焦化廠開工率高位,新建產能仍在試產過程中。需求端高爐開工率小幅上升。庫存方面,近期鋼廠采購補庫難度較大,高爐需求不減,焦炭有繼續降庫趨勢。“焦化廠庫存繼續下降。港口庫存基本持穩,近期南方下水以及出口需求好轉。后期來看,年底去產能繼續,供應減少但需求韌性,焦炭2105合約短期高位振蕩。”王心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