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鑄凝固末端重壓下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由河鋼唐鋼與東北大學、攀鋼集團等單位共同開展,研發應用了適用于我國“一線多產”的動態重壓下關鍵工藝與裝備技術,突破了高端大斷面連鑄坯中心偏析與疏松嚴重的技術質量瓶頸,實現了重壓下連鑄技術的國際領跑。前不久,該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企業發展的關鍵是核心技術。河鋼唐鋼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重要位置,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激發創新平臺潛能,推進工藝技術進步,穩定高端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高端特厚板、大規格型材廣泛用于海洋工程、交通運輸等重大工程與重大裝備的關鍵承壓、承重、耐磨部件制造,是實現中國制造、海洋強國、能源安全等國家戰略的重要保障。由于客戶及項目對產品質量性能要求越來越嚴苛,且原來的軋制工藝存在諸多局限,采用大斷面連鑄坯生產高端大規格鋼材產品成為行業追求。
河鋼唐鋼瞄準國際前沿,充分發揮集團全球技術研發平臺作用,聯合東北大學等單位,在“連鑄凝固末端重壓下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研發過程中,建設了國際首條可實施連續、動態重壓下的寬厚板坯連鑄生產線。
盡管東北大學此前已經在實驗室對這項技術進行了反復的模擬研究,但在項目推進中,還是遇到了不少難題。包括關鍵裝備安裝、技術路線確立、工藝操作規范,以及生產中重壓下技術“在哪壓、壓多少”等關鍵問題,都還需要系統、全面、細致的研究和摸索。
河鋼唐鋼專門成立了以主管領導牽頭的項目小組,依托河鋼東大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東北大學進行了點對點的交流對接,針對技術實施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開展了深入技術探討和落地研究。
河鋼唐鋼結合產線實際情況,經過長時間深入細致的研究探索,對不同鋼種連鑄工序生產設計了不同的壓下量,壓下量達到40毫米;制定了一整套操作規程,細化50多條標準化操作規定,涵蓋數百個精準控制數據,操作控制水平達到世界領先。此外,他們還針對重壓下和輕壓下生產切換研發自動化模型,實現了“一鍵自動切換”。
最終,河鋼唐鋼應用該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完成全凝坯連續、穩定重壓下實施,實現鑄坯凝固末端及完全凝固后單段壓下18mm,多段40mm的突破,產品最大厚度規格由80mm提升至150mm,顯著提升了企業的整體接單能力與市場競爭力。河鋼唐鋼的高端特厚板和中厚板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前灘國際商務區、成都金融城、開灤礦井下液壓支架等多個國內重點工程項目及“一帶一路”建設項目。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26項,軟件著作權14項,在寶武、鞍鋼、韓國現代鋼鐵等國內外鋼企近20條產線推廣應用。
“當前,集團進入了技術升級的新發展階段,賦予了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新的歷史使命,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也擔起了新的歷史責任。”河鋼唐鋼中厚板公司技術質量部部長張錦興表示,“目前,我們正在擴大重壓下技術使用范圍,研發形成海洋平臺用鋼、高壓容器用鋼等高端品種鋼的重壓下工藝,進一步推動公司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再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