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市場變身寫字樓
“今年前三個月,又有50多家企業入駐這個園區里的寫字樓,目前園區入駐鋼貿企業近600家。”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立起來的鋼材市場”由琴臺鋼材市場轉型而來,去年交易鋼材超600萬噸、交易額300多億元,稅收突破億元大關。
1999年9月,武鋼集團漢陽鋼廠在月湖之畔創辦琴臺鋼材市場。2020年4月,市場啟動外遷。商戶如何安置?經漢陽區政府牽線,武鋼集團江北公司在漢陽嘉盛數字經濟產業園租賃了5.6萬平方米毛坯寫字樓進行改造。2020年歲末琴臺鋼材市場關閉時,497家生產、貿易及物流企業遷入寫字樓。
“現在,我和20多名員工成了寫字樓白領。”坐在寬敞的辦公室里,天宇方園工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段圣磊回憶起一個印象深刻的小插曲。以前,市場里每天有很多拖鋼材的大型貨車進出、環境嘈雜,十多名員工擠在50平方米的舊門市里。“每次舉辦招聘,很多求職者一來公司就被‘嚇’跑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如今,300平米的寬敞辦公區里,水、電、空調一應俱全,20多名年輕員工正在忙碌,“環境改善了,人員留得住,企業也有更多的時間精力不斷精進業務、提升業績。”
上下樓也是上下游
市場剛搬遷時,有商戶擔心搬進寫字樓會影響生意而選擇離開,“我們當時心里也沒底,誰知竟越搬越火!現在不斷有新企業入駐,以前的老商戶在這里也越做越紅火!”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武漢梓之盛物資有限公司是園區內一家做中端的建筑鋼材企業,自1999年鋼材市場建立之初就扎根于此,見證了琴臺鋼材市場的變遷。
“新園區讓我們商戶之間更加集中、聯系也更加緊密”,負責人張紅英說,她做鋼貿生意二十多年,到過全國很多鋼材市場,其中不少在搬遷過程中消失了,上下游企業相距幾站路,談業務不方便,“用整個園區把鋼貿商及上下游企業聚攏起來,上下樓就是上下游,就連聯系物流的時間都省了,能不紅火么?”
“老商戶毫不猶豫地跟我們搬遷到這里,是對園區集聚效應的認可,也是對我們服務的信任。”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繼續為商戶做好服務,接下來園區還將進行智能化改造,通過建立線上APP平臺,整合商戶一手信息資源,打造全新的數字化鋼貿生態圈,實現產業園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會和入駐商戶實現資源共享、服務共享、紅利共享,同商戶共同把園區打造好、發展好!”
軟環境鑄就硬實力
琴臺鋼貿園交投活躍,一方面是因為生產、物流方面的優勢,這里幾乎匯聚了全國所有知名鋼材品牌及代理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扶持和營商環境改善。
“8個月,所有商戶全部搬遷完。這在行業內,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談及園區的外遷進程,園區相關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
從2020年4月正式外遷開始,漢陽區立刻幫助園區尋找新址,整合搬遷事宜。隨后,漢陽經濟開發區積極協調行政審批局、稅務局等區內有關部門多次上門服務進行工商登記,幫園區盡快辦理注冊手續,同時不定期開展銀企對接會,為企業解決資金難題。2020年12月,園區外遷工作順利完成。
納稅億元樓宇,以最少的土地面積貢獻最大的經濟產出,被稱為“立起來的工業園”,是生產力高度發達、經濟高度集約化的象征。武鋼云谷·琴臺鋼貿園生動詮釋了軟環境與硬實力的辯證關系,成為武鋼集團產業園區業的一張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