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芒杜鐵礦的成礦作用
西芒杜綠巖帶位于寧巴山綠巖帶以北約100km處,南北延伸達115km,蘊含鐵礦石資源量約27.6×108t(65.5% Fe,力集團2018年報),受多期塑性變形的影響,普遍發育緊閉向斜和剪切背斜褶皺。西芒杜綠巖帶由鐵英巖和千枚巖組成,下伏基底片巖和角閃巖。受強烈風化作用的影響,僅在鐵英巖和千枚巖之間存在明顯界線,而二者內部層序難以辨識。
鐵英巖的表生富集對該地區BIF型鐵礦 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高品位礦化一般位于山頂,向下延伸可超過400m,礦石礦物主要有赤鐵礦、假象赤鐵礦、針鐵礦等。礦化帶自上而下表現出明顯的過渡特征,依次為高品位礦石-較破碎的富集鐵英巖-較破碎的未富集鐵英巖-原生鐵英巖。
幾內亞賦存BIF 型鐵礦的綠巖帶發育含鐵石英巖、燧石、頁巖(千枚巖)和條帶狀含鐵建造,為被動陸緣深水沉積的產物,后期遭受多期變質和變形作用發生富集形成BIF 型鐵礦,屬于蝕變的Lake Superior型。前人對西芒杜綠巖帶皮德豐礦床的研究表明,幾內亞BIF型鐵礦的形成先后經歷了漫長的沉積-變質/ 變形-風化富集作用。
太古宙—古元古代早期,全球尚未發生大氧化事件,大氣和海洋系統為缺氧狀態,幾內亞東北部地區處于被動陸緣深水環 境,接收了大量還原性含鐵沉積物,經埋藏壓實初 步形成含鐵建造。
古元古代早中期,在Eburnéen造山作用影響下,這一地區遭受剪切和擠壓變形及角 閃巖相、綠片巖相變質作用,伴隨磁鐵礦的結晶和增生及赤鐵礦的形成。
古元古代晚期,在造山伸展垮塌或熱事件驅動下,形成熱液循環系統,伴隨含鐵礦物的活化、沉淀及硅的流失,形成葉片狀赤鐵礦。
新元古代,受泛非運動影響,發生構造活化和脆性形變,在構造邊界處形成針狀赤鐵礦。在此 之后,該地區發生區域性構造隆升,在地表風化作用下,發生硅的流失,并形成大量針鐵礦,含鐵建造 進一步富集成礦。
西芒杜礦權“爭奪史”
西芒杜鐵礦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未開發鐵礦,預計總儲量累計超過100億噸,鐵礦石平均品位65%,年產量有望達到1.5億噸。西芒杜鐵礦還有礦體集中、埋藏淺、易開采的優點,因此被國際礦業界看好。
守著這么大一個“聚寶盆”,幾內亞政府卻沒有能力開采,便希望引入國際合作伙伴。因為西芒杜鐵礦的規模實在太大,為了賣出個好價錢,幾內亞政府將西芒杜鐵礦拆分為北部區塊(1號和2號礦塊)和南部區塊(3號和4號礦塊)。
幾內亞政府對西芒杜的規劃及4個礦區的位置
2003年,力拓獲得幾內亞政府的授權,獨家勘探西芒杜地區的鐵礦資源,并于2006年取得了采礦權。
力拓獲取礦權后,幾內亞前政府以“未盡其所能開采”為由將西芒杜北部區塊(1、2號區塊)的采礦權收回,并隨后將該礦權及另一處Zogota鐵礦的采礦權出售給以色列BSGR集團。2008年底,幾內亞陷入深度動蕩局面,加之經濟危機來襲,力拓與BSGR在西芒杜項目上均未能有實際進展,且難以為繼。
2010年7月29日,中鋁與力拓簽訂西芒杜聯合開發協議,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西芒杜鐵礦(南部3、4號區塊),力拓、中鋁分別擁有西芒杜項目50.35%和44.65%股權。擁有西芒杜北部1、2號區塊的BSGR集團則選擇淡水河谷作為合作伙伴。
2010年,BSGR將所持西芒杜北部區塊的51%以25億美元出售給了淡水河谷,雙方組建合資公司VBG。淡水河谷介入后,力拓將淡水河谷、BSGR以及時任幾內亞礦產和能源部長告上法庭。2014年5月,BSGR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提出仲裁,開啟了雙方長達近五年的馬拉松式拉鋸戰。
隨后,幾內亞修改礦業法內亞政府修改礦業法,要求政府入干股15%,各家企業不得不重新劃分股權。
西芒杜北部1、2號區塊的結局是:BSG資源公司同意放棄西芒杜項目的1、2號區塊,幾內亞政府也結束了對BSG資源公司的賄賂指控和法律訴訟。
2019年7月幾內亞政府對北段1、2號區塊啟動了國際公開招標。2019年10月,由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旗下的中國宏橋集團、新加坡韋立國際(Winning International Group)、煙臺港集團和幾內亞聯合礦業供應集團(United Mining Supply Group)四家企業組建的“贏聯盟”入圍競標;11月“贏聯盟”中標。中企由此拉開西芒杜鐵礦開發的帷幕。
至此,西芒杜北段1、2號區塊的贏聯盟占85%股份,幾內亞政府占15%股份;南段3、4號區塊力拓占45%股份,中鋁占40%股份,幾內亞政府占15%股份。
西芒杜鐵礦開發難題
01
交通不便
西芒杜鐵礦開發面臨的最大難題,是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位于西非的幾內亞版圖呈香蕉狀,富集鐵礦石資源的西芒杜山在其東南角。要想將鐵礦運送出去,必須修建重載鐵路。
按照礦商們的原本意愿,取道鄰國的港口運輸鐵礦石,路線要短得多。
但幾內亞政府表示,任何礦山開發商都必須修建橫跨該國的鐵路,以保證西芒杜開采的鐵礦石從幾內亞本國的港口出口。
2020年,贏聯盟承諾投資建設一條長650公里的鐵路和深水港口。當年11月,幾內亞政府批準了該建設計劃。2021年4月,該鐵路建設和隧道工程開工。
02
局勢動蕩
去年9月5日,幾內亞發生了一起突如其來的兵變。一名下級軍官瑪馬迪·杜姆布亞帶領特種部隊活捉并控制了總統,宣布建立軍政府。
軍政府首領杜姆布亞上臺后,便宣布取消包括西芒杜在內的礦區宵禁,保障礦區生產一切正常。看起來,西芒杜的開發,并沒有因為幾內亞的政局變化,而受到根本性的影響。
然而,今年的3月11日,幾內亞軍政府下令,停止西芒杜鐵礦的所有相關活動,表示正在尋求方案,以保護幾內亞的利益。
在各方經歷了半個多月的博弈之后,西芒杜鐵礦事件終于迎來了轉機,據新幾內亞當地媒體報道,幾內亞政府與項目各投資開發方,已于3月25日達成了開采西芒杜項目的新框架協議。這意味著已中斷兩周的西芒杜鐵礦項目終于能夠重啟。
根據框架協議,各投資方將共同建設基礎設施,總造價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4億元)。基礎設施主要涉及一條幾乎橫跨整個幾內亞的鐵路,總長約670公里,以及新修建配套的深水港口。這些基礎設施預計2024年12月前建成,2025年3月投運。
根據最新協議,幾內亞政府獲得了鐵路、港口各15%的干股。新基礎設施建成后,將成為幾內亞的國有財產。在此前的框架協議中,幾內亞政府不持有項目涉及的鐵路、港口等股份。
從大的方向上看,幾內亞軍政府開發西芒杜鐵礦的意愿,不會改變?,F任軍政府靠槍桿子上臺,但要想維護自己的統治,還要有錢袋子的支持。西芒杜鐵礦,就是軍政府最觸手可及的“搖錢樹”。所以說,軍政府肯定會確保西芒杜鐵礦的順利開發。
但同時,軍政府又會想辦法獲得更多的利益。幾內亞軍政府叫停鐵礦項目后,又重新簽訂基礎設施協議,就是想多切走一塊蛋糕。西芒杜開發周期漫長,軍政府會不會再想切走一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