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鋼鐵軋鋼廠積極響應公司降本增效號召,動員全體員工立足崗位,勇于創新,努力開辟降本增效新渠道。近日,該廠準備作業區通過采取金屬修補劑替代傳統堆焊的方法,成功修復支撐輥軸承箱體,不僅修復效果顯著,而且降低了修復成本。
粗軋機支撐輥因工藝需要,生產過程中長期受高壓水沖刷,導致軸承箱體表面腐蝕嚴重,甚至產生了較大面積的凹坑。尤其是下支撐輥軸承箱體,有的部位腐蝕程度甚至達到了軸承箱厚度的1/3,面臨報廢的風險。更換一套新的軸承箱體需30余萬元,采購成本高昂。如果外委修復,因箱體體積大,且重量達13.8噸,修理、轉運成本同樣不菲。因此,作業區一直采用補焊的方式進行修復。補焊一個軸承箱大約需要3天時間,耗費20公斤焊條,成本2000元左右。在補焊完成后,還需要對其進行打磨,整個過程費時費力,而且員工勞動強度較大。
為進一步解決這一難題,廠部經過多方咨詢對比,決定大膽采用金屬修補劑替代補焊的方法。金屬修補劑是由多種合金材料和改性增韌耐熱樹脂復合而成的高性能聚合金屬材料,廣泛適用于各種金屬表面、垂直面、凸面或凹面的修補,并且具有耐高低溫、耐腐蝕、造價低廉、修復快速的特點。在作業區試用過程中,修補一個軸承箱需要兩組金屬修補劑,成本300元,僅需2小時便可完成。然后,靜置24小時后便可上線使用。此種方法較堆焊修復時間縮短近2/3,大大減輕了維修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每套箱體節約1700元的修補成本。修復后的軸承箱體經上線使用,修補部位耐高壓水沖刷、耐腐蝕,可有效防止軸承座的損壞。截至目前,作業區已先后完成8個軸承座的修復工作,節約成本1.36萬元。
涓涓細流匯聚成海,粒粒纖塵堆積成丘。降本增效需要每個員工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把降本增效當成一種使命和責任。同時,要不斷拓寬創新思路,為公司降本節支出新招、出實招,匯聚起強大合力,推動降本增效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