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中冶京誠總承包的臨沂優特鋼項目順利舉行高爐點火儀式,意味著年產270萬噸全工藝流程優特鋼基地項目進入加速沖刺階段。
落實政策要求,打造行業“首”例。中冶京誠總承包的臨沂優特鋼項目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有關要求的重大工程,采用中冶京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制造系統、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技術裝備、可實現綠色循環的定制化生產線,是冶金行業首例由單一工程公司整體承接、實施并一次建成的全工藝流程特鋼基地。
著眼高端產品,添就經濟“動”能。臨沂優特鋼項目將建成年產270萬噸優特鋼長流程聯合企業,以高端石油專用管坯及軸承鋼、齒輪鋼、彈簧鋼等為標志性優特鋼產品,打造綠色、循環、智慧的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優特鋼制造基地。有效推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鋼鐵企業轉型升級,為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融合發展注入強勁的“智造”動力。
融合前沿技術,激活鋼企“新”生。中冶京誠將多年的鋼鐵智能制造經驗和最先進的互聯網微服務、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合,在臨沂優特鋼項目打造智能制造系統。該系統基于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平臺,包含公司智能管控中心、數字孿生工廠、全流程生產管理系統、大數據質量分析平臺、智慧能源、智能設備等核心部件,為鋼企的智能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此外,中冶京誠在該項目還應用了可循環技術,實現鋼鐵制造、能源轉換和廢棄物消納三大功能同步運行。
提升裝備水平,引領第“一”梯隊。“無人值守,一鍵煉鋼”、綠色循環的廢渣及煤氣處理、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化料場、世界先進的棒材柔性軋制生產線、世界最大剪切力飛剪產品……臨沂優特鋼項目采用的眾多先進技術裝備,詮釋了中冶京誠數十載靜心沉淀、厚積薄發的艱難歷程。從引進、吸收,到集成、創新,以中冶京誠為代表的一大批冶金工程技術公司,經過多年積淀,成功推動我國鋼鐵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助力中國躋身世界鋼鐵工業設備制造“第一梯隊”。
臨沂優特鋼將成為國內近十年新建的規模最大的長流程優特鋼生產基地,可實現年產值150億元、稅收23億元,新增就業崗位4000余個,為臨沂臨港開發區經濟帶來重大利好,為臨沂臨港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產能規模1400萬噸的高端不銹鋼與先進特鋼制造產業集群樹立旗幟,全面助力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和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