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冬春季節,京津冀地區頻繁出現霧霾天氣。作為傳統工業大省,河北在淘汰落后產能、調整工業結構方面,面臨巨大壓力。2014年,河北省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大力組織實施“6643”工程,即到2017年完成6000萬噸鋼鐵、6000萬噸水泥、4000萬噸標煤、3000萬標準重量箱玻璃產能的削減任務。為確保完成這一目標,年內河北省計劃壓減粗鋼產能1500萬噸、水泥產能1100萬噸、平板玻璃產能1800萬重量箱。
在艱巨的壓降任務和可觀的壓降成績背后,是日益艱難的繼續推進。在河北的調研期間我們了解到,在前期拆除高爐的行動中,主要的推動力量是經濟因素而不是行政行為,即已拆除的高爐中,少有正在使用的有效產能,很多高爐屬于已經關停并轉的工廠,早已是常年失修、廢棄不用的設備。如今,2014年壓縮產能的任務已經分配到各地市,各地市再根據實際情況,將指標分配到各企業。“好壓的已經壓得差不多了”,在中小企業的無效產能已經被壓縮殆盡之后,壓縮任務不可避免地要向大型企業推進。向現有的有效產能開刀,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政府一聲令下,就要求一家企業拆除正在使用的高爐,不要說是私營企業,就是國有企業,也是勉為其難。總之,套用一句流行的表述:壓縮產能已進入深水區。
難處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名不正言不順,產能過剩究竟是誰說了算?在河北,無論是基層政府還是過剩企業,對于宏觀上的產能過剩大結論都持有懷疑的態度。十年前,當鋼鐵產能在2-3億噸的時候,政府就宣布鋼鐵產能已經過剩,現如今,鋼鐵產能已經達到10億噸了,那么當初定性的產能過剩是否準確?如果當年某位企業家就此退出鋼鐵行業,是否就錯過了過去十年經濟高速增長和房地產市場大繁榮所帶來的紅利。從微觀上看,今天河北許多鋼鐵企業,產銷正常,沒有庫存,高舉產能過剩的大帽子勸說他們壓縮產能,減少產量,裁減工人,恐怕會遭遇各種不服氣。還有一些當地的平板玻璃企業抱怨,每當壓降河北的平板玻璃產能,市場上的玻璃價格就會應聲上漲,利益都被他省的玻璃企業攫取了。他們說,價格對供給的反應仍然靈敏,哪有什么產能過剩?
二是舊的去了,新的不來,產業結構升級方向何在?河北省傳統產業占全省工業比重為85%,鋼鐵產能一直居全國首位,是典型的資源依賴型增長模式。壓縮產能對以工業立省、鋼鐵基地的地方經濟影響巨大。根據地方政府對于鋼鐵行業的測算,在現有的壓減目標下,2014—2017年均需壓減產能2150萬噸,每年影響工業增加值94.31億元、影響稅收15.92億元。雖然習近平在參加河北省委班子民主生活會的講話中明確提出河北省要將工作重心放在產業結構的調整上,并可以因此淡化對河北GDP增長的考核。但產能壓減任務將涉及約20萬直接從業人員和40萬間接從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間接從業人員主要涉及物流、賓館、餐廳等服務業以及為鋼廠供應輔料的配套企業。這些從業人員既有國有企業職工、合同制工人,也有外資企業員工、農民工。如果拿不出周密妥善的安置方案,并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因壓減產能而導致的集中下崗失業將帶來巨大的社會穩定風險。建國以來,河北按照國家整體的戰略部署逐步確立目前的優勢產業和為之服務的整個產業鏈。按照當地人的說法,“河北人民只會干這個,別的也都不會”,所以近年來河北產業結構一直在原有老路上不斷重復積累,經濟結構“久調不動”、“僵化固化”的狀態難以扭轉。
在這種情況下,應對產能過剩的思路不發生轉變,難免會陷入找不著出路的“僵局”。首先,既然對產能過剩的認識存在分歧,就不如用治理環境來凝聚共識。由經濟發展持續高增長引發的生態環境危機,已嚴重影響到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而影響到人的健康。河北由于特殊的區位,生態問題更加凸顯。傳統的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結構和以煤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是造成區域生態環境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河北必須肩負起責任,這是關乎國家形象的問題,也是關乎京津冀都市圈人民群眾身心健康與生態安全的重大民生問題。這個問題一出現,關于過剩產能的所有爭辯都顯得瑣碎和渺小。在調控手段上,也盡量減少行政命令強制拆除的方式,而是從排放安全入手,一旦查出排放不達標的企業和項目,絕不姑息,立即要求其關停治理整頓,勒令其加大環保投入,直到投放完全達標。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踐行新一屆政府多次強調的“管好政府該管的”,減少污染物排放,把調節市場供需的任務交給市場去完成,從而避免政府可能出現的誤判。
其次,謹慎發展新興產業,努力承接成熟產業。產業結構調整能否順利推進,取決于退出傳統產業后是否有其他產業可以進入。新興產業前途未卜,碳纖維、風電、LED、鋰電池、光伏等產業都已經出現明顯產能過剩。沒有經過市場考驗的新興產業能發展多遠,是否有足夠的體量來消化容納原有的就業人口也未可知。所以政府要避免對新興產業進行強有力的刺激和扶持。多年來的經驗已表明越是政府高度重視、嚴格審批控制的行業,產能過剩現象越突出。無錫尚德的破產,充分暴露了體制性、政策性因素在現階段產能過剩中的作用,這并非是個案。所以河北要充分利用此次京津冀一體化的機會,承接北京、天津自己承載不了的一些業已成熟的產業,尤其要承接服務業,承接一些能帶來大量物流、人流、資金流的市場等。北京、天津甩出來的落后制造業,河北不能輕易去接,否則,無法根本解決環境污染,產能過剩等問題,只能在原有的老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