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設備管理創新,奠定高效運行基礎。該部持續推進設備每日必檢項目清單,建立量化精益管理機制,形成PDCA閉環管理;合理分解落實生產指標并組織攻關改進。今年,該部設備各項消耗指標同比提升顯著,實現噸鋼水耗降低3.5%、電單耗降低2.1%、油耗經濟指標降低10%。建立健全機旁備件管理制度,推行智能化設備管理系統應用,持續完善點檢定修體系,1-10月,定修項目實現率100%、定修時間準確率96%,設備開動率提升2%,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打造創新實踐陣地,釋放創新創效潛能。該部開展精益改善活動,充分發揮區域長“四個一”作用、技術人員“四參與”作用,解決多個制約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和難點問題。自主搭建精軋機組自動評分系統,實現精軋機功能精度智能化控制;通過提高換輥設備穩定性和異常問題處理效率等措施,換輥效率提升18%;主導建立除鱗泵全生命周期在線監測系統,極大降低現場除鱗泵設備維護難度,減少設備事故發生率;投入使用精軋機組水霧除塵系統,確保環保指標達國內超低排放要求;實現卷取機輥道跟隨、卷取機單獨啟停的自動控制。今年,熱軋部共征集有效精益改善提案118項,累計申請專利專有技術30余項,重大合理化建議16項,年創效1100余萬元。其中,加粗機械精益小組成果《基于TRIZ理論延長加熱爐氣動閥門使用壽命》獲2023年遼寧省創新方法大賽三等獎。
挖掘設備降本潛能,錨定打造極致成本。該部對績效指標和QEO指標開展計劃值管理,運用帕累托圖、頭腦風暴、魚刺圖等精益工具方法,聚焦噸鋼電耗、水耗、煤氣單耗等生產指標,制定精益成本改善方案;制定液壓站最優停機方案,實現自動停機和一鍵恢復功能;實行電價峰值水處理最優停機方案,實現水處理系統電能消耗最優化;制定卷取機和機前輥道同步停機方案、熱卷箱電機自動優化節能和定寬壓力機間歇式控制等措施,實現噸鋼電耗降低,年節約電耗160余萬元。落實重點設備風險管控責任,指定專人“施、檢、維、保”,結合“e考核”激勵措施,精細化設備管控,實現多個崗位零故障目標。
深耕精益現場管理,推動班組工作效率提升。制定《現場目視化精益管理方案》《精益設備實施方案》等精益管理制度,通過開展5S、6源、物料的三定管理目視化活動,實現自主維護整改消除或降低風險436項;制定精益改善項目112項,制作現場目視化看板36件,完成現場設備表面清潔、安全防護欄桿、安全標識及關鍵閥門標識牌整改528項,現場環境持續改善。圍繞“人員、安全、質量、生產、設備、環境、成本”7個要素,實施班組標準化作業和自主管理,建立班組崗位目標績效管理機制,實現重點指標的全過程精準管控。今年,該部加粗機械點檢組榮獲遼寧省質量信得過班組一等獎,精軋電氣點檢組和公輔點檢組連續兩季度獲分公司紅旗班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