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走出去搶占新藍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經歷了數輪海外業務拓展的潮流,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換擋、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攀升的共同推動,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續釋放,中企出海正在開啟新的篇章。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時隔七年也再次將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列入工作任務,同步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不斷消除各國間合作壁壘,持續為企業出海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在政策暖風吹拂下,我國總體跨境貿易規模穩步提升,2023年進出口總值繼續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關口,連續7年保持全球貨貿第一大國地位。境內方面,國內企業出海意愿普遍高漲。據香港貿發局公布《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拓展“一帶一路”及RCEP機遇首選平臺》調查報告顯示,近九成受訪內地企業表示計劃在未來一至三年“走出去”發展國際業務。境外方面,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持開放態度。
目前,國內各界正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商機。中國貿促會近日表示,今年將開展“千團出海”行動,面向歐美、日韓、東盟、拉美等重要經貿伙伴,組織超過1000批次企業團組赴海外參展和考察洽談,助力外貿企業拿訂單拓市場。
各地也在積極推出多種扶持舉措,幫助企業更好地“走出去”。2023年,上海印發《上海市關于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助力企業高水平“走出去”的若干措施》,出臺了22條措施,服務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新需求,構筑“走出去”良性生態圈,助力企業高水平“走出去”。
被稱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義烏,匯集了210多萬種商品,與233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義烏出口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到5005.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上海市義烏商會青年聯合會會長翁曉鋒近日表示,青聯會將牽頭對接義烏市商務局,鼓勵并發展青年創業者抓住眼下商貿出海機遇,利用義烏小商品強大的供應鏈、海關和物流服務體系,大力開拓中國商品和品牌出海。
制造與消費領域先行
據專家介紹,不同于前期聚焦代加工貿易、產品鋪貨的出海階段,本輪自“后疫情”時代開啟的出海以品牌建設為導向,產業鏈整體向全球外延,全方位、集群化地塑造中國品牌價值。制造與消費作為我國深度參與國際市場的產業由來已久,在全球具備廣泛的認知度和多方位的比較優勢,有能力率先成為本輪出海的“中國名片”。
憑借完善的產業體系和供應鏈規模化效應,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市場具備廣泛的比較優勢。隨著產業結構升級不斷演進,這種優勢將持續為出海企業提供國際競爭力,使其在深度觸及新興國家市場的同時也能不斷進軍歐美高端市場,其中通信設備、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等中國“智”造先行板塊表現尤為突出。
記者從上汽集團獲悉,上汽推出的首款全球車MG4 EV在海外年度銷量達14萬輛,成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銷冠。2024年,上汽面向國際市場,推出更多新車型、新品牌,其出海戰略正從依賴成本優勢的“產品出海”,逐漸過渡到依托技術優勢的“技術出海”。
另一方面,在制造業經驗和技術積累加持下,近年來我國消費品領域的產品設計和質量持續提升,既有以服裝、家電、家具等外貿出口“老三樣”為代表的中國企業,通過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夯實品牌出海的先發優勢;又有在“后疫情”時代飛速發展的跨境電商,不斷豐富外貿服務業態、降低國際貿易門檻,為消費產業出海帶來更多元化的可能,持續培育新生力量。
家電業一直是我國消費品出海的生力軍。2023年,海信視像營收536億元,得益于堅定出海戰略,來自境外主營業務收入247.47億元,同比增長20.45%;2019年至2023年間,公司境外收入年度復合增長率高達14.82%。今年一季度,海爾智家海外收入增長4%,經營利潤增長超兩位數,在北美市場,其所有核心家電市場份額都實現增長,歐洲市場份額穩步提升;美的集團的智能家居業務海外電商零售額同比增長約60%,巴西、埃及、馬來西亞和中東市場的自有品牌銷售同比增長超50%,同時美的增加投入30億元加速海外自有品牌業務發展……
在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SHEIN、Temu、TikTok Shop和速賣通AliExpress)的全力推動下,近年來我國出口跨境電商一路狂奔,將大量的日常消費品快速推向全球各地,“跨境電商+產業帶”也成為當前外貿主要形態之一。希音(SHEIN)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2023年希音推出全國500城產業帶出海計劃,目前平臺已覆蓋全國300多個不同城市產業帶,希音的按需生產“小單快反”柔性供應鏈模式,正在從服裝產業向更多產業延展和外溢,幫助產業帶上行跨境電商出海。
新華出海系列指數助力把握投資機遇
畢馬威中國近日發布報告顯示,在全球化戰略框架下,中國制造業企業正積極實施跨洲多點布局策略,旨在通過探索新市場和填補供應鏈空白,分散風險并實現業務的多元化拓展。同時,企業正加大在新興市場如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地的投資力度,并持續深化對歐洲和非洲等傳統市場的投資,從而進一步擴展業務版圖,實現全球資源的最優配置。
為積極把握本輪出海投資機會,發掘其中競爭力較強、有望引領產業國際化發展的“中國品牌”,以制造、消費領域為抓手,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上??偛孔灾餮邪l制造出海優選50、消費出海優選50指數。兩條指數圍繞“出海”概念,綜合考量海外業務貢獻度、行業景氣度、公司經營狀況與成長性等維度,從契合消費、制造主題的上市公司中優選最具代表性的50家企業。
新華制造出海優選50、消費出海優選50指數均以2022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截至2024年5月下旬,兩條指數分別累計收漲71.98%、32.87%,年化收益率為50.61%、23.94%,年化波動率為27.86%、17.65%,夏普比率1.71、1.19,能夠較好平衡風險與回報。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上??偛肯嚓P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新華指數團隊將繼續探索中企出海的新市場、新模式、新機遇,精準把握優質企業發展價值,助力投資者優化資產配置,為投資者提供便利投資工具,共同分享我國經濟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