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鐵去年巨虧25億,成為2013年A股鋼鐵“虧損王”。這一窘境今年仍未打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接近4億元,除此前收到3.55億元的財政補貼,重慶鋼鐵虧損額超7億元。
當前資源型行業低迷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扭轉,企業的經營和扭虧壓力將進一步加劇。不少鋼企則通過兜售資產和財政補貼來反轉業績,去年年底,馬鋼股份宣布將旗下部分非鋼資產剝離,以超過38億元、溢價9.18億元的價格向大股東馬鋼集團出售。
同樣巨虧的山東鋼鐵通過出售旗下濟鋼和萊鋼的部分股權,獲得收益約2.77億元。幾乎同一時期,華菱鋼鐵也宣傳將旗下部分資產出售,預計將實現股權資產處置收益3.39億元。盡管重慶鋼鐵稱,此次出售資產主要目的是為了優化資產結構,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此次交易也為其帶來1199萬的收益。
兜售資產
公告顯示,此次交易的相關資產是重慶鋼鐵搬遷至重慶市長壽新區之前,為滿足鋼鐵主業的輔助生產而陸續建成的,目前相關資產均正常生產運營。
因交易對方重慶礦業為重慶鋼鐵控股股東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投資主體的國有全資子公司,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重慶鋼鐵公告透露,重鋼礦業由于主要經營與冶金相關的礦產資源業務,其近三年發展狀況良好。截止到2013年底,重鋼礦業的總資產80.77億元,凈資產28.24億元,營業收入為26.65億元,凈利潤為1.18億元。
此次重鋼出售上述資產可為其帶來收益約1199.19萬元(未扣除稅項及其他開支)。重慶鋼鐵認為,此次交易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專注于鋼鐵產品結構調整,以實現資產的有效配置。
重慶鋼鐵目前盈利情況堪憂,盤活資產也迫在眉睫。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接近4億元,除此前收到3.55億元的財政補貼,重慶鋼鐵虧損額超7億元。相較于虧損額,此次出售資產而獲益的1200萬元,“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重慶鋼鐵稱。
扮靚財報
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并非重慶鋼鐵獨有,中鋼協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國內重點鋼企虧損23億,虧損面達到了45%。另外據統計,一季度35家上市鋼鐵企業凈利潤11億元,其中15家企業虧損,19家企業凈利潤環比下降。
低迷的態勢仍在繼續,當前資源型行業業績普遍下滑,資源價格依舊疲弱,需求不振和行業低迷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扭轉,企業的經營和扭虧壓力將進一步加劇。鋼鐵企業紛紛推出措施降本增盈,也有不少鋼企則通過兜售資產和財政補貼反轉業績,以求在短期內盤活資金。
于2013年成功扭虧為盈的上市公司華菱鋼鐵,曾在去年11月宣布將旗下部分資產出售。華菱鋼鐵控股子公司華菱湘鋼與華菱集團控股子公司湘鋼集團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擬將所持有的湖南華菱煤焦化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湘鋼集團。
根據審計和評估結果,華菱湘鋼所持焦化公司100%股權的轉讓價格為6.66億元。而此次轉讓資產也為華菱鋼鐵帶來了可觀的收益。經初步測算,本次轉讓預計將實現股權資產處置收益3.39億元。
但在進入新的一年后,華菱鋼鐵不得不重新經受虧損的考驗。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凈利為虧損1.29億元。
山東鋼鐵也在去年四季度通過出售旗下濟鋼和萊鋼的部分股權,獲得收益約2.77億元。山東鋼鐵擬以公開掛牌競價方式出售所持濟鋼集團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80%股權和山東萊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100%股權。
山東鋼鐵對于出售上述子公司股權解釋為資金壓力,優化資產結構,提升盈利能力。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山東鋼鐵繼2012年虧損38億后,去年前三季度仍虧損1.28億元,該舉動或為避免被ST厄運。
馬鋼股份同樣在去年下半年宣布將旗下部分非鋼資產剝離,以超過38億元、溢價9.18億元的價格出售。與重慶鋼鐵轉讓石灰石資產一樣,馬鋼股份的部分非鋼資產也是由大股東接盤。
根據馬鋼股份與大股東馬鋼集團簽訂的《股權和資產出售協議》,其擬以38.43億元的價格向馬鋼集團出售包括馬鋼國際經濟貿易總公司在內的12家子公司、重型機械設備制造公司等8項資產及未經審計的賬面價值為8445.1萬元的27處土地。通過此次交易,馬鋼股份得以獲得約38億元的現金對價,其公司資產的流動性也隨之得以提升。
“售賣資產扮靚業績的方式在資源型企業內比較常見,可以在短期內增強資金的流動性,對優化資產結構有一定的效果,不過公司真實的經營情況并沒有實質性扭轉,未來持續性依舊存疑。”業內一分析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