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價從4月中旬開始新一輪下跌,至今已經跌破3月中旬的低點同時創出2008年以來的新低,不斷創出近期新低并接近歷史低位的鋼價繼續下跌空間似乎相對有限。與此同時,今年產業鏈庫存壓力最大一環的鋼廠在傳統旺季去庫存進展相對順利。在短期內缺乏環保核查、政府大規模投資等因素刺激的情況下,低庫存能否帶動接近歷史低位的鋼價階段性觸底反彈?
庫存究竟有多低?
目前產業鏈各環節庫存水平較1季度末環比明顯下降,同比增速也明顯下滑,但我們需要強調庫存只是需求變化的結果,庫存壓力不大或者庫存階段性見底的結論都是相對需求而言。實際上,我們很難獨立于需求對庫存壓力的高低做出判斷。即便簡單就數據來看,庫存下降并非達到降無可降的地步:1、過去7年的經驗表現,社會庫存的年內低點一般出現在4季度末,而且與歷年5月下旬相比,社會庫存低點仍有平均17.60%的降幅;2、鋼廠庫存總體較為平穩,其波動是連貫生產下被動跟隨需求變化所致,不存在絕對高低的判斷標準。
逃脫不了的供需法則
歷史規律表明,低庫存與鋼價漲跌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供需格局改善(或預期)才是鋼價上漲的唯一驅動因素。在鋼價持續下跌倒逼鋼廠生產調整的前提下,需求企穩或恢復成就了近期為數不多的鋼價階段性反彈機會,如2013年7月、2014年3月中旬。近兩年下游需求波動逐步收斂且相對平穩,短期高爐開工率快速下滑使得供需格局階段性改善,正成為快速下跌后鋼價階段性反彈相對有效的先驗指標。就目前而言,相對3月中旬較低的庫存為鋼價企穩提供了良好客觀條件,但指望供給端迅速收縮調整,其演繹路徑只能是鋼價繼續下跌導致盈利惡化,綜合考慮短期需求快速回落概率不大而行業盈利尚可的基本面,我們傾向認為這是一個相對緩慢且需要等待的過程。
回落趨勢中博弈反彈,雞肋的選擇
綜合考慮,目前行業單純來自于庫存方面的壓力有所減小,但指望鋼價階段性反彈的前提是淡季需求先下滑后必須企穩,并在這個過程中帶動鋼價繼續下跌和鋼廠生產明顯調整。而且庫存波動收窄之后,鋼價反彈的幅度和持續時間逐步收斂,行業股價反彈幅度不及鋼價,獲得相對收益的概率不斷減小。總體來看,在需求回落的趨勢中博弈鋼價反彈的風險無疑大于收益且越發雞肋。因此,我們繼續維持行業中性評級,短期博弈鋼價反彈需謹慎對待和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