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三季度行業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鋼鐵行業本身的產能過剩,行業自律意識差,有產能都想放開生產,而一放開生產就超過市場需求,這就使得產品供過于求,鋼材價格下跌。”
目前,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鋼鐵冶煉行業上市公司扣非凈利潤全部同比下滑,27家鋼鐵冶煉上市公司中21家扣非凈利潤出現虧損,合計虧損額超過145億元;第三季度27家鋼鐵冶煉上市公司中有18家出現歸母凈利虧損,合計虧損超140億元,而去年全年鋼企歸母凈利潤合計虧158億元。
具體看,鞍鋼股份第三季度扣非凈利潤虧損24.14億元,本鋼板材第三季度扣非凈利潤虧損17.07億元,馬鋼股份第三季度扣非凈利潤虧損13.86億元,主業盈利鋼企僅有6家,盈利總額約33億元。
三季度鋼鐵行業虧損持續加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9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虧損341億元,同比下降256%。
寶鋼股份表示,三季度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系報告期內,鋼價跌幅高于原材料價格跌幅,利潤空間持續壓縮。
據統計局數據,2024年1-9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營業收入58426億元,同比下降6.0%;營業成本56555.5億元,同比下降5.1%。另據鋼聯數據顯示,唐山鋼坯綜合絕對價格指數從三季度初的3343元/噸一路下跌,最低在9月6日跌至2781元/噸,最大跌幅為16.81%;煉焦煤價格指數從季度初的1681元/噸跌至8月26日的1407元/噸,最大跌幅16.30%,略小于鋼價跌幅,且價格早于鋼價觸底回升;曹妃甸港澳洲58%Fe現貨價格指數從季度初的750元/濕噸跌至9月23日的632元/濕噸,跌幅15.73%。
根據成材與原燃料的價格變化情況來看,市場確實存在鋼價跌幅高于原材料價格跌幅的情況。徐向春認為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雖然鋼價下跌,但鋼廠生產沒明顯減少,意味著對原料的需求沒怎么減少,原料價格支撐力度大,造成鋼材價格下跌幅度超過了原料價格下跌幅度,矛盾不斷積累,這就使得鋼廠的盈利空間不斷收窄。”
業內認為,鋼鐵行業正陷入所謂囚徒困境。徐向春表示,雖然三季度粗鋼數據減產了,但這是被動的。當產品持續虧損,企業經營現金流開始出現問題,市場倒逼被迫減產。而行業需要的是主動減產,這樣才能夠使鋼材價格相對穩定。
徐向春認為:“主動減產難實行存在各種原因,有企業自身的原因,還有地方的經濟增長壓力,不愿意讓鋼廠多減產。”
雖然第三季度鋼鐵行業上市公司虧損額創下新高,不過在9月下旬我國經濟政策利好的影響下,鋼價大幅上漲,鋼鐵企業盈利情況已有所好轉。業內多認為隨著政策利好的發布,對于改變市場原有預期、恢復市場信心有很大作用,房地產出現止跌回穩的跡象,同時資本市場活躍度提升,不過房地產止跌回穩后,對鋼鐵需求的實際拉動還需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