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鐵基于怎樣的戰略意圖如此執著收購美鋼,這會對全球鋼鐵行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本文圍繞本次收購的相關問題作概要分析,供讀者參考和探討。
一、美歐市場與美鋼基礎是收購的主要動力
日本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國家,鋼材出口長期占比30%以上。在其粗鋼產量達峰50余年后的今天,仍保持70%以上的峰值產量,日鐵等日本頭部鋼鐵企業長期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然而,近年來伴隨著中國鋼鐵競爭力提升,以及東盟國家和印度的崛起,日本在全球尤其是亞洲市場份額逐步下降。同時,美國關稅政策亦給日鐵進入歐美市場帶來諸多不確定性。破除壁壘、向西而行成為日鐵繼續保持優勢的戰略選擇。
(一)美歐是日鐵重要目標市場,鋼鐵需求約為日本五倍
近年來,日本國內鋼鐵需求持續下降,2024年粗鋼表觀消費量降至5700萬噸左右。出口始終是日本鋼鐵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自2013年起,日本鋼鐵出口量呈下降趨勢,近年來進一步走低,但仍占日本粗鋼總量的30%以上。美國、歐洲鋼鐵需求近年也呈下降趨勢,但仍保持1億噸和2億噸的規模體量,合計是日本本土需求的5倍左右。美鋼在美國和歐洲兩大國際市場均有產線布局,且美歐市場對高端鋼材需求旺盛、價格高企,這是吸引日鐵收購美鋼的動力之一。
(二)美鋼的產業基礎相對較好,具有進一步投資的價值
美鋼是一家集資源、冶煉、加工于一體的2000萬噸級聯合企業,擁有百余年發展歷史和品牌積淀,是美國汽車板、家電板、能源用鋼等高端鋼材的重要供應商之一。資源方面,美鋼鐵礦石、焦炭基本可以自給自足;低碳方面,美鋼擁有現代化電爐和球團加工廠,投資了碳中和項目。運營方面,近年來,在美國關稅政策保護下,美鋼始終保持盈利。國際化方面,美鋼在斯洛伐克布局全流程鋼鐵廠,擁有冷/熱軋、涂鍍等產線。美鋼相對較好的發展基礎,可作為日鐵國際化的重要生產基地,這是日鐵收購美鋼的另一主要動力。
二、收購美鋼符合日鐵中長期國際戰略布局
日鐵的全球化始于20世紀50年代南美鋼廠布局,之后是70年代澳洲和巴西鐵礦,80—90年代多國下游以及焦煤布局。21世紀初進一步加大下游布局,目前其海外獨立加工能力約2000萬噸,2024年鐵礦和焦煤產量分別約5100萬噸和2500萬噸。2018年以來,日鐵陸續整合瑞典軸承鋼廠OVAKO、印度千萬噸級鋼廠Essar、加拿大EVR焦煤公司,標志著其全球化進入新的階段。至本次收購美鋼,日鐵全球版圖基本成型,即以本土高端冶煉為核心,美國、印度、東南亞為不同層次板材主要生產基地,歐洲和本土為高端特鋼生產基地,以及澳洲、北美等地的資源和多國下游加工布局。
(一)提升鋼鐵規模影響力,加快實現億噸產能目標
2021年3月,日鐵發布“2021—2025年中長期經營計劃”,提出到2025財年末實現1億噸的粗鋼產能目標,但此前并未取得積極進展。直到本次收購事件落地,日鐵粗鋼產能才有實質性變化,由6600萬噸增長至8600萬噸(實際或達8900萬噸),劍指億噸目標,與安賽樂米塔爾集團(以下簡稱安米)粗鋼產能規模基本持平。可以說,本次收購美鋼是關乎日鐵億噸產能目標的關鍵一步。
(二)發揮技術和管理優勢,拓展全球高端市場份額
長期以來,日鐵在高端產品研發生產,長流程鋼廠運營管理,節能降耗等方面具備優勢。未來,日鐵將通過主體裝備升級或新建現代化裝備,提升美鋼的電工鋼、汽車板、鍍層板等高附加值產品產量,進一步提高其在美歐高端鋼材市場的份額,同時與日本本土、印度、東南亞的產能、產品形成協同效應。在此基礎上,美鋼成本控制有望進一步取得突破,產量或有明顯提升并逐步替代美國部分鋼材進口,日鐵的高端產品國際市場份額將繼續增加。
(三)產品本土化規避貿易壁壘,提升全球市場多元競爭力
近年來,受俄烏沖突、關稅壁壘等影響,美歐鋼材價格高位運行,但市場紅利難以為日鐵享用。未來,日鐵可以立足美鋼,發揮其先進的管理、技術等優勢,提升美鋼高端鋼材本土化供應能力,在規避關稅壁壘的同時實現運營效益改善,或將成為北美地區優秀的并購示范案例,為日鐵進一步向歐洲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通過整合雙方銷售網絡和客戶資源,日鐵可以加快北美鋼鐵產業鏈相關業務拓展,提升其多元業務全球市場影響力。
(四)資源整合與低碳化智能化,提升國際產能布局生命力
近年來,日鐵在低碳、智能領域開展大量研究和應用。根據2024年財報,日鐵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戰略重點是推進三大技術突破,即富氫高爐、氫基豎爐、大型電弧爐生產優質鋼材。美鋼子公司大河鋼鐵新建的現代化電爐,采用了大量智能設施,可作為日鐵“電弧爐生產優質鋼材”的應用場景之一,進一步提升其綠色低碳和數智化競爭力,全球布局可持續發展能力得以強化。此外,美鋼自給自足的鐵礦資源以及日鐵2024年在加拿大投資的焦煤公司,將為日鐵的美歐業務提供資源能源保障。這較為符合日鐵高端綠色鋼材、資源能源全球布局戰略。
三、日鐵收購事件或將影響全球鋼鐵產業格局
(一)全球視角
一是提升鋼鐵行業集中度,全球鋼鐵布局重構可能性加大。當前全球鋼鐵已進入寶武、安米、日鐵新的鋼鐵“三巨頭”時代。日鐵和美鋼的整合進一步推動了全球鋼鐵行業向集中化、專業化發展,或將引發浦項、塔塔、JFE等鋼鐵強企加速全球布局,以保持全球競爭力。據悉,浦項已經聯合現代制鐵有所行動。
二是影響全球鋼鐵貿易格局,高端鋼材市場競爭或將加劇。日鐵將引入其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質量和產量,擴大美歐市場份額。同時,日鐵或將持續擴大其印度板材產能,將泰國公司(泰國本土唯一擁有電爐和熱軋帶鋼的企業)發展成為電爐板材生產基地,先期以普通板材為主,向東南亞輻射。隨著日鐵高端板材布局逐步成熟,對全球鋼材貿易格局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二)中國層面
一是增加中國鋼材出口壓力。我國向美國出口鋼材品種主要有鍍層板(帶)、馬口鐵、無縫鋼管等。未來日鐵將借助美鋼較快占領美國高端鋼材市場并逐步向歐洲滲透,進一步提升其在美歐市場的影響力,擠壓寶武、鞍鋼、首鋼等企業的國際市場份額。另一方面,美國通過關稅政策提升其鋼材本土供應比例,疊加其制造業回流,我國鋼鐵產品出口美國形勢將更為不利。
二是影響中國鋼鐵海外布局。當前中國鋼企海外布局項目產品檔次并不高,代表中國鋼鐵競爭力的頭部企業涉足海外鋼鐵產能布局不多。安米、日鐵、JFE、POSCO等國際鋼鐵強企不僅在全球多地建設鋼廠,且已逐步實現對上游資源能源、下游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延伸加工及制品產業鏈的全覆蓋,中國鋼鐵中高端海外布局壓力加劇。
四、結語
日鐵從2023年底開始涉足收購美鋼事件,歷時18個月,經歷各種困難和障礙,終于成功收購,對日鐵全球化布局來說,可謂是一個里程碑事件。然而,本次收購涉及巨額支出、約束條款、否決權范圍,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的制造業成本上升等,將給投資實質性落地和回報帶來較大不確定性,日鐵未來穩健運行面臨挑戰。
總體看,該并購事件短期內對全球鋼鐵產業格局影響有限,長遠看或將帶來較大影響。中國鋼鐵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要積極謀劃,做好國際布局研究。相關方面要深入優化企業海外布局容錯機制,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走進去”,打造更具全球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