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最近一周,國內現貨鋼價綜合指數窄幅波動,報收于119.92點,一周上漲0.08%。周初,鋼材期市走強,帶動現貨鋼材市場信心略有好轉。但是成交依舊不暢,上行動力明顯不足。隨著高溫天氣來臨,汽車、造船、房地產市場進入淡季行情,影響鋼材的出貨。再加上鋼鐵行業供給壓力不減,資金依舊緊缺,鋼市持續承壓。
據分析,在建筑鋼市場上,價格震蕩偏強。上海、南京等地噸價一周上漲了10元至70元,但杭州、長沙等地依舊走跌10元至30元。市場內人士說,客觀而言,目前國內建筑鋼材的庫存處于相對的低位,可以支撐部分市場價格的走高。但是,下游的需求實在不如人意,期貨也是“易弱難強”,現貨價格即使反彈,也是馬上遇阻。短期內建筑鋼市場只能繼續窄幅整理。
在板材市場上,價格總體走跌。熱軋板卷市場窄幅震蕩,福州、廣州等地略有上漲,但鄭州、重慶等市場噸價一周依舊有30元至50元的下跌。目前,熱軋的現貨資源總量并不太大,但下游需求不活躍,實在“令人無奈”。中厚板市場穩中有跌,濟南、鄭州等地噸價一周走跌10元至20元。目前中厚板市場無明顯的利好因素,上行艱難,下跌空間也不大,只能窄幅盤整運行。
進口鐵礦石市場本來就較為弱勢,海外礦業巨頭的礦石產量又創出歷史新高,只會加劇礦市供大于求的不平衡格局。據相關機構的最新報告,在國產礦市場上,河北地區鐵精粉價格小幅上揚,部分地區鋼廠的采購價略有上調,但也只限于小幅波動的范圍之內。進口礦價則是先漲后跌,17日62%品位普氏鐵礦石指數收在每噸96.25美元的價位上,一周下跌0.75美元。四大鐵礦石巨頭中的力拓和FMG兩家公司日前公布了二季度運營數據,鐵礦石產量均創下同期的歷史新高。而中國的國產礦產量,6月份也同比增長7.5%,表明國內礦石的資源供應也沒有出現減少。在供應加大的情況下,短期內鐵礦石市場將再度轉入弱勢。
相關機構分析人員認為,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上半年國內宏觀經濟呈現企穩態勢,6月當月投資、工業增加值等數據,也超出了預期的增速。經濟的回暖,會對鋼價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但另一方面,未來經濟的下行風險猶存,再加上鋼鐵行業自身供給壓力不減,資金依舊緊缺,這些都是直接的抑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