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中國鐵路總公司宣布,今年鐵路固定資產項目從年初計劃的44個升至64個,投資總額被提高到8000億元以上。這一數字接近我國鐵路歷史上全面投資的最高額度。在包鋼的眾多鋼材產品中,鋼軌一直是利潤最大的產品之一,這一局面的出現,讓包鋼把“北軌南運”戰略擺上了議事日程。
從全國鋼軌供應局面來說,目前國內鋼軌份額基本被包鋼、攀鋼、武鋼、鞍鋼四家鋼軌生產企業分享,分配方式基本按照運距最短原則進行,每家企業也都形成一定的輻射半徑,有一定的“勢力范圍”。近年來,隨著國內鐵路網絡逐漸趨于完善,這種分配方式將有可能改變,“北軌南運”或“南軌北運”的跨界競爭將在所難免。從目前狀況來說,在國家連續實施的鐵路建設項目中,貴廣線、合福線、蘭渝線、成渝線等大項目多數在南方,因而極有可能出現南方鐵路建設需求大于南方鋼軌企業生產能力的現象,這就為包鋼實施“北軌南運”戰略提供了機遇。
為獲得更大的蛋糕份額,包鋼各有關部門早已行動起來,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如包鋼成立了由銷售公司、軌梁廠、生產部、產成品物流中心等單位組成的“北軌南運”工作組,已多次“下江南”探路,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據介紹,盡管如此,包鋼“北軌南運”還面臨諸多困難。由于“北軌南運”運輸距離加大,勢必帶來運輸費用增加和物流周期延長的問題,同時,建設資金能否保證到位,也將影響到包鋼的生產、組織節奏。為此,目前包鋼銷售公司工正在加強與中國鐵路總公司、項目建設方以及南方當地焊軌廠的合作,以期盡早打開關口,保證“北軌南運”一路通暢。
雖然“北軌南運”困難重重,但包鋼也有自己的優勢,如包鋼軌梁廠鋼軌加工費成本為行業最低,南方鐵路建設所需鋼軌包鋼全部能夠生產,包鋼鋼軌產能、產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這些優勢將使包鋼在國家鐵路建設大潮中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