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使用90天的主機礦槽梭式皮帶,經過長鋼燒結廠四車間崗位職工的小改造,使用周期延長到了162天。不僅降低了主機礦槽梭式皮帶消耗,而且節約了生產成本。
4號、5號礦槽崗位梭式布料機是200㎡燒結機的配套設備。通過梭式布料機的往復運動,把皮帶機上的混合料均勻連續地輸送到機頭礦槽內,保證燒結機布料均勻和混合料不產生偏析。梭式皮帶在運行過程中,由于物料撒落到兩側,導致尾輪卷進物料造成皮帶跑偏和斷裂。四車間主機崗位職工從“受料方式、運行方向、運行狀況”三層面對梭式帶兩側積料及落料點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物料的散落主要是由于落料點不正造成的。
為解決這一難題,四車間設備管理人員和這條梭式皮帶“較上了勁”。他們比照主機寬皮帶改造的成功經驗,與崗位職工進行了兩次小改造。第一輪的小改造是在下料斗內安裝槽鋼,同時將馬槽皮下移10mm。該車間從降低生產成本的角度考慮,把檢修時回收的舊角鋼和舊皮帶都進行了利用,將12號舊槽鋼從中間部分截下900mm安裝在下料斗內,徹底解決了梭式帶落料點不正這一難題。第二輪的小改造,四車間職工經過輪班縝密觀察下料斗的受料方向,發現由于底帶上物料未能及時清理,有物料卷進尾輪,造成梭式帶兩側時常有積料現象。針對這一癥結,礦槽崗位職工在梭式帶上做好標記,利用檢修停機時間在梭式帶底帶上安裝長為1300mm的清掃器。經過幾個班的運行,梭式帶兩側無積料,且皮帶兩端裸露部分間距范圍相差也不超過5cm,符合礦槽梭式帶的皮帶運行軌跡和燒結廠設備、工藝技術要求。從根本上解決了梭式帶易跑偏和斷裂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