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減產原因,中煤能源表示是,“為積極應對當前國內煤炭市場產能過剩、價格下跌的局面”。
中煤能源指出,年度生產計劃的調整有利于維護煤炭市場穩定,優化公司煤炭產品結構,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在上述計劃實施過程中,本公司將依據本年度煤炭市場的變化情況,可能繼續適時做出調整”。
值得說明的是,不久前,神華集團也宣布,年內將調減煤炭產量5000萬噸、調減煤炭銷售量6000萬噸。據悉,神華集團此前原計劃今年煤炭產量為5億噸,計劃煤炭銷售量為6億噸,即調減的產量、銷售量均占原計劃的10%。
據了解,這是神華集團煤炭產量連續15年增長后,首次主動調低煤炭生產計劃、降低煤炭產量。數據顯示,2013年神華集團煤炭產量為4.98億噸,煤炭銷售量為5.63億噸。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人士日前對網易財經透露,近期協會組織召開了14戶特大型煤炭企業主要領導的座談會,會議達成了必須嚴格控制總量等共識。其中包括貫徹落實產能登記、加大違規違法生產的查處力度,提高超能力生產的處罰標準,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力爭將今年的煤炭產量壓減10%以上,維護市場的供需平衡。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當前煤炭企業的虧損面已經超過了70%以上,有50%以上的企業出現了減發、欠發、緩發職工工資的現象,貨款拖欠大幅度增加,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繼續加劇。
業內人士猜測,神華、中煤陸續限產或是迫于高層“限產救市”的要求。值得說明的是,神華、中煤8月初均“意外”上調了動力煤價格,而此前神華實施了一個多月的“最低結算價”政策,在7月份幾度降價。
另外,對于煤企限產10%的原因,有接近政策層人士日前表示,近期將有控制煤炭總量的政策出臺,由國家行政力量來推動限產。即在14家大型煤企達成共識后,決策層將批復相關文件控制煤炭總量,其中進口煤限制2億噸,國內煤限制2億噸。
根據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8月6日發布數據,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于482元/噸,較前一報告期下降7元/噸。據悉,該指數從6月初至今已經連續十周下降,累計下降了55元/噸,且繼續刷新了2010年10月13日該指數發布以來的最低記錄。
“電力需求還是增長的,但是煤炭價格為什么跌跌不休,只能是煤炭的產量出了問題,現在小企業限產就會死,所以要通過國家的力量來限產”,前述人士表示,要限制超能力生產,總共限制4億噸,“就可以達到供需平衡了”。他指出,控制煤炭總量主要是考慮了社會責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