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庫存絕對數量高位無可非議
截至8月29日,全國41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為11237萬噸,其中京唐港和曹妃甸港庫存合計為239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4%和53%。無論是港口合計還是具體到各港口數量,鐵礦石庫存的絕對數量無疑都處于高位,對比歷史高點,更能驗證此觀點。今年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最高至11621萬噸,較2012年的高點10149萬噸增長了14.5%。其中,京唐港和曹妃甸港的年內高點較2012年的高點分別上漲了23.2%和14%。
鋼廠庫存被轉移至港口
盡管鐵礦石港口庫存處于歷史高位,但結合鋼廠庫存來看,鐵礦石整體庫存并未大幅增加,港口庫存上升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鋼廠把原本存放在廠里的鐵礦石轉移到了港口。2012年港口庫存同樣在億噸高位運行,對應的鋼廠庫存可用天數也處于高位,當前港口庫存雖創下歷史新高,但鋼廠庫存可用天數較2012年同期下降近25%。
本次唐山地區的調研過程中,鋼廠和港口方的看法較為一致。被調研鋼廠中,多數引用低庫存生產策略,個別鋼廠甚至將鐵礦石廠內庫存壓至3天用量。港口方也證實了港口庫存的鐵礦石多為鋼廠貨源,某港口鐵礦石庫存的80%是周邊鋼廠存放在此的。
庫存可用天數并未大幅增加
在港口庫存與鐵礦石消耗水平均上升的情況下,單純利用絕對數量判定港口庫存偏高有失偏頗,應將鐵礦石港口庫存轉換成可用天數,進而比較不同產量情況下的港口庫存水平。當前港口庫存處于歷史高位,轉換成可用天數約為35天,并未創下歷史新高。因此,絕對數量處于高位的港口庫存,相對來看的話,存在“虛高”之嫌。
鋼廠采購謹慎致使港口去庫存緩慢
一般而言,鋼廠開工率高位預示著鐵礦石需求強勁,有利于港口去庫存。2012年港口庫存順利消化正是源于此。調研中發現,4月以來鋼廠經營狀況明顯改善,鋼廠幾乎滿負荷生產,開工率始終高位運行,然而,高位開工率并未換來港口庫存的有效消化,究其原因是鋼廠采購策略有所改變。2012年前期開工率高位使得鋼廠庫存大幅下降,進而帶動后市補庫動作,再配合冬季發貨量下降,最終促使港口順暢去庫存。但是,當前鋼廠基于資金緊張與鋼價低位,對鐵礦石采購謹慎,后市鋼廠難現大規模補庫動作,不利于港口去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