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條材總廠大型分廠自主攻關消除鋼軌腰部矯痕創新技術工藝,成功應用于鋼軌生產中,徹底攻克矯痕技術難題并全面實現零矯痕,月降本78.5萬元。該項技術還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軌梁線平立復合矯直機的孔型技術是2008年從德國SMS公司引進的。在重軌矯鋼過程中,矯正圈轉動時,線速度與鋼軌行進速度相同,當線速度大于矯鋼速度時,矯正圈與重軌腰部產生相對滑動,這種滑動會給軌腰產生一道道光亮帶,隨著矯鋼生產不間斷進行,矯正圈的磨損加大,光亮帶的深度也愈來愈深并形成矯痕,重軌腰部矯痕會產生斷裂源,危及列車的安全運行。為此,公司質檢要求重軌腰部零矯痕,即使腰部的有深度的光亮帶也不允許產生,嚴重制約著產量的釋放,使企業生產成本上升。
該廠技術攻關小組圍繞這一質量瓶頸展開自主攻關,形成了一套消除鋼軌腰部矯痕的矯直新技術工藝,并迅速應用于重軌生產中,實現了重軌腰部零矯痕的質量目標。該項新技術工藝的成功應用創效明顯:月降本78.5萬元,月均因孔型修磨減少非工藝停機4個小時,使60Kg重軌實物質量得到了提升,并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