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收盤,鋼鐵行業下半年累計漲幅達到83.81%,近年來首次跑贏大盤。勢頭正猛的上市鋼企,在這周迎來了一條業績預警公告,引起市場諸多關注。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2日,共有9家上市鋼企發布2014年年度業績預警公告。除了沙鋼股份預計201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達到90%以外,其余8家在凈利潤方面都是預計減少或者勉強不虧損。韶鋼松山則預計今年凈利潤同比減少達1184.06%,也是目前鋼企中預計凈利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家。
對此,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稱:“今年鋼企的經營壓力要比去年減輕了不少,鐵礦石價格的暴跌使得鋼企生產成本上得以降低,利潤空間有所回升,但是由于鋼價低迷,以及國內鋼鐵供大于求的現狀遲遲沒有起色等,這些不良因素都使得鋼企今年的利潤徘徊不前。”鐵礦石指數從年初的134.50美元/噸下滑至68.50美元/噸,累計跌幅接近50%,創5年來新低,未來鐵礦石價格走勢或探低至60美元/噸。
“鐵礦石價格下跌確實提升了鋼企的盈利空間,但是這對部分鋼企解決生存問題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張琳表示。以韶鋼松山為例,其生產的主要產品為棒材,也就是說,房地產市場的興衰與否決定了韶鋼松山的“衣食冷暖”,可是今年房地產行業相比往年并不景氣,韶鋼松山對此也只能“自認倒霉”。
張琳表示:“在鋼企主營業務經營不善的時候,非鋼產業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現在國內鋼企,有一些雖然面臨著行業寒冬,但是依然能有火取暖,說明其非鋼產業發展比較有前瞻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對相同不利的局面時,民營鋼企和國有鋼企的心態截然不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國企可以依靠政府補貼等形式勉強過冬,而民營鋼企如果虧損嚴重則是朝不保夕。
“鋼鐵俠”翻身存問號
“三座大山”有點沉重
根據中鋼協的統計,今年前10月國內重點鋼鐵企業實現利潤227億元,同比增長61%。2014年國內鋼鐵業的利潤有望達到300億元,出口預計9000萬噸,均創近年來的新高。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張長富表示,“鋼鐵俠”離真正回歸仍存在不少障礙。
一是化解產能過剩任重道遠。盡管鋼鐵業的新增投資快速降溫,但2013年底國內的粗鋼存量產能接近12億噸。預計明年的鋼鐵需求增幅在1%到3%之間,化解產能過剩仍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
二是高負債率如影隨形。鋼協會員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高達72%,銀行貸款總額超過1.3萬億元。今年前10月鋼廠財務費用上升20%,應付賬款增長近10%,未來行業分化將進一步加劇。
三是集中度不升反降,價格戰仍是主要競爭手段。鋼鐵業前十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是37.5%,汽車是88.4%,所以汽車銷售利潤率逾8%,高出鋼鐵業10倍。
在產能過剩、資金及環保多重利空因素壓制下,鋼鐵行業連續多年在低谷徘徊。鋼鐵股“破凈”成為市場常態。
wind數據顯示,在6月30日,33只鋼鐵股中有24只跌破凈資產,占比超過了七成。其中河北鋼鐵、鋼鞍股份的市凈率均低于0.5倍,華菱鋼鐵、馬鋼股份、新鋼股份、武鋼股份市凈率也均在0.6倍以下。這種情況自7月1日該板塊啟動上漲以來得到了明顯改善。截至22日,兩市僅有鞍鋼股份、河北鋼鐵2只鋼鐵股還處于“破凈“狀態,市凈率分別為0.954和0.991倍,這意味鋼鐵股距離全面破凈僅一步之遙。
除了破凈股急速減少,鋼鐵板塊的平均市凈率從6月30日1.82倍上升至昨日收盤后的2.09倍。而在二級市場上,該板塊從7月1日以來收獲了86.94%的驕人漲幅,表現僅次于非銀金融股。板塊內個股期間全部實現正收益,其中撫順特鋼以208.81%的漲幅領先,馬鋼股份、新鋼股份、華菱鋼鐵、山東鋼鐵、河北鋼鐵、鞍鋼股份、安陽鋼鐵、太鋼不銹九只個股漲幅超過了100%,分別為123%、133%、122%、117%、115%、106%、105%、104%。
有機構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上對于鋼鐵股的追捧稍顯過熱,加上該板塊已經累積了較大漲幅,投資者應該逐漸提高謹慎,保持適度倉位防范風險。
工信部將出臺鋼鐵業轉型計劃
記者獲悉,2015年工信部將推動出臺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鋼鐵工業轉型升級計劃》。
業內人士分析,工信部此次推出鋼鐵產業轉型計劃,主要通過淘汰落后產能,高端材料設備升級,電子信息化三方面,對于鋼鐵行業結構做出進一步調整。
從目前行業態勢看來,鋼鐵結構調整尚需時日。今年機構預計鋼鐵產量或達到8.1億噸,但實際并未包括表外統計。所謂的表外統計主要集中在小型鋼鐵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河北唐山一線,產能在100萬噸以下鋼鐵生產企業,生產產品為螺紋鋼、線材、帶鋼、型材,主要用于建筑房地產類需求。
從此次鋼鐵業轉型計劃推出方向來看,明年鋼鐵行業轉型升級,主要圍繞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高端材料,電子信息化三方面展開,部分公司或從中受益。
第一類,基本面供需情況良好,利潤居前企業。齊魯證券分析師認為,板材行業的供給端調整更為徹底,且對應下游受地產投資回落影響相對較輕。且從明年鋼鐵行業整體利潤來看,由于礦石方面產能增加快于鋼鐵行業產能增加,原料端存在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將會繼續降低產業成本,提升利潤。個股主要包括華菱鋼鐵、新鋼股份、鞍鋼股份、寶鋼股份、首鋼股份、本鋼板材、安陽鋼鐵。其中華菱注重汽車板開發,寶鋼明年湛江項目投產聚焦高端板材,安陽鋼鐵再融資,注重品種鋼板材研發生產,都將成為版塊內熱捧個股。
第二類,工信部推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軍工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汽車等耐用消費品需求提升將有望推動特鋼行業快速增長。相關龍頭股主要有:大冶特鋼、方大特鋼、撫順特鋼、中原特鋼、西寧特鋼等。
第三類,圍繞電子信息化創新發展,以電商類發展為創新吸引點個股,或收行業追捧。其中沙鋼股份,上海鋼聯等涉電個股,或成產業內此類概念的領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