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年在盈虧平衡點附近徘徊的中國鋼鐵業還需要面臨產量是否瞞報的質疑。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014年粗鋼產量增幅為0.9%,但是研究機構指出該數據被低估,2014年全年粗鋼產量合理增幅應該在2-3%左右。
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日前公布的數據,2014年12月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19.65萬噸,環比增長4.1%。2014年12月我國粗鋼產量為6809萬噸,同比增長1.5%;1-12月粗鋼產量為82270萬噸,同比增長0.9%。
對于這一系列統計結果,國金證券分析師日前發布研報認為,“結論新出爐的14年粗鋼、生鐵等產量增幅數據,與直觀感覺明顯相悖。通過與單月數據、上游數據、下游數據等的交叉驗證,我們認為該數據可信度較低,且大概率被低估。”
國金證券分析稱,經過推算,2014 年全年粗鋼產量合理增幅應該在2-3%左右,并且據此判斷2015年鋼產量應增加3.9%,行業產能利用率提升3個百分點,其中板材升幅更明顯,有望達到4個點或更高。
近年來,中國鋼鐵頻頻陷入粗鋼產量涉嫌被瞞報的漩渦。據媒體報道,2011年全國粗鋼產量實際比官方統計多出約5000萬噸,以致中鋼協名譽會長、原冶金部副部長吳溪淳多次在內部會議上抨擊河北鋼鐵產量統計數據造假。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統計局所稱2014年粗鋼產量增幅為0.9%,由此可推算出2013年的產量對應為816676萬噸,這也比去年初統計局公布的77904萬噸超出了3632萬噸,相當于2013年總量4.66%。
實際上對于2014年產量數據的爭議,以及2013年產量修正的原因,國金證券研報也稱,“目前尚無明確結論,我們基于對行業動態跟蹤,推測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針對河北省歷年漏報的鋼產量進行了處理,實際情況還有待請確認。”
對于上述機構的質疑,蘭格鋼鐵分析師張琳對網易財經表示,其實官方統計數據是允許出現合理波動的,對于真實的產量數據統計不全一直是個難題,當然從瞞報的角度來說,也不排除某些鋼廠為提升高爐利用率而故意低報數據的可能,“上報的產量少了,高爐利用系數就能提升”。
張琳也指出,根據該機構此前預測,2014年粗鋼產量應在8-8.2億噸之間,最終結果顯示基本符合預期。而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曾節勝對網易財經表示,業內也注意到國家統計局對2013年的粗鋼產量修正比較大,而對于2014年產量,結合之前各項數據分析的的結果,跟官方的數據差別并不大,“只能說明官方統計數據的不靠譜,也不知道是2013年的不靠譜,還是2014年的數據不靠譜”。
“中國有幾千家鋼廠,出于不同的目的,少報多報產量都有可能,而根據往年經驗,如果上年底少報產量數據的話,短期內一般在在第二年年初幾個月就會在數據上顯現出來,所以各方可以觀察2015年前幾個月的數據變化是否正常”,曾節勝對網易財經表示。
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日前公布的數據,2014年12月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19.65萬噸,環比增長4.1%。2014年12月我國粗鋼產量為6809萬噸,同比增長1.5%;1-12月粗鋼產量為82270萬噸,同比增長0.9%。
對于這一系列統計結果,國金證券分析師日前發布研報認為,“結論新出爐的14年粗鋼、生鐵等產量增幅數據,與直觀感覺明顯相悖。通過與單月數據、上游數據、下游數據等的交叉驗證,我們認為該數據可信度較低,且大概率被低估。”
國金證券分析稱,經過推算,2014 年全年粗鋼產量合理增幅應該在2-3%左右,并且據此判斷2015年鋼產量應增加3.9%,行業產能利用率提升3個百分點,其中板材升幅更明顯,有望達到4個點或更高。
近年來,中國鋼鐵頻頻陷入粗鋼產量涉嫌被瞞報的漩渦。據媒體報道,2011年全國粗鋼產量實際比官方統計多出約5000萬噸,以致中鋼協名譽會長、原冶金部副部長吳溪淳多次在內部會議上抨擊河北鋼鐵產量統計數據造假。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統計局所稱2014年粗鋼產量增幅為0.9%,由此可推算出2013年的產量對應為816676萬噸,這也比去年初統計局公布的77904萬噸超出了3632萬噸,相當于2013年總量4.66%。
實際上對于2014年產量數據的爭議,以及2013年產量修正的原因,國金證券研報也稱,“目前尚無明確結論,我們基于對行業動態跟蹤,推測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針對河北省歷年漏報的鋼產量進行了處理,實際情況還有待請確認。”
對于上述機構的質疑,蘭格鋼鐵分析師張琳對網易財經表示,其實官方統計數據是允許出現合理波動的,對于真實的產量數據統計不全一直是個難題,當然從瞞報的角度來說,也不排除某些鋼廠為提升高爐利用率而故意低報數據的可能,“上報的產量少了,高爐利用系數就能提升”。
張琳也指出,根據該機構此前預測,2014年粗鋼產量應在8-8.2億噸之間,最終結果顯示基本符合預期。而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曾節勝對網易財經表示,業內也注意到國家統計局對2013年的粗鋼產量修正比較大,而對于2014年產量,結合之前各項數據分析的的結果,跟官方的數據差別并不大,“只能說明官方統計數據的不靠譜,也不知道是2013年的不靠譜,還是2014年的數據不靠譜”。
“中國有幾千家鋼廠,出于不同的目的,少報多報產量都有可能,而根據往年經驗,如果上年底少報產量數據的話,短期內一般在在第二年年初幾個月就會在數據上顯現出來,所以各方可以觀察2015年前幾個月的數據變化是否正常”,曾節勝對網易財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