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攀鋼鈦業公司海綿鈦廠加工工序兩條破碎加工生產線進行滿負荷試車,對6坨海綿鈦進行破碎加工。經過8個小時試車,分撿包裝海綿鈦產品42.9噸,比日產目標多出2.9噸。這意味著該廠兩條破碎生產線滿負荷試車取得成功,率先實現達產目標。
海綿鈦廠生產工序由氯化精制工序、還原蒸餾工序、海綿鈦加工工序和鎂電解精煉工序組成。該廠要實現全流程達產,氯化精制工序要生產粗四氯化鈦200噸/天、精四氯化鈦160噸/天,還原蒸餾工序要出爐海綿鈦6爐/天,加工工序要破碎加工包裝海綿鈦40噸/天,鎂電解精煉工序要生產精鎂43.2噸/天。
11月份以來,該廠加快推進各工序滿負荷試車工作,不斷強化工藝設備優化升級,進行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造。做好2號氯化爐穩產保產工作,將在12月中旬啟動1號氯化爐。截至11月14日,2號氯化爐已平穩運行36天,生產粗四氯化鈦3400余噸。同時,該廠努力克服電力供應不足等不利因素影響,力爭在11月底電解工序實現中循環。此外,該廠在班組與班組、工序與工序之間開展勞動競賽,認真落實對標挖潛、降本增效措施,建立成本倒推制度,不斷提高職工操作技能,為各工序生產穩定順行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