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預案,此次重慶鋼鐵定增對象已提前鎖定,包括重慶渝富集團、中節能資本、重慶能源集團、川煤集團、深圳鑫昱、中冶賽迪、重慶偉晉環保、重慶煜琨瓏公司等8家,認購股份鎖定期均為36個月。
長江證劵重慶紅黃路營業部總經理鄭蔚指出,上述認購對象呈現出了兩個鮮明的特征:一是重慶國資系統占比較高,其中重慶渝富認購金額高達28億元,占比56.43%,增發完后將以12.67%的股比成為重慶鋼鐵第二大股東。這不難看出,重慶市政府支持重慶鋼鐵脫困突圍、轉型發展的決心與力度。
二是產業資本認購比例高,發行對象中重鋼上下游企業達6家,共認購資金16.21億元、占比32.68%。其中,既有提供煤炭等資源的重慶能源集團和川煤集團,也有合資開展余熱余壓余氣循環利用、年度發電量峰值達22億度的中節能資本,也有提供冶煉技術支撐的中冶賽迪以及處理含鐵廢料的重慶偉晉環保、制造冶金材料的重慶煜琨瓏。這反映出市場對于未來公司轉型升級后發展前景的看好,通過上下游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抱團共贏發展;同時重點整合西南地區冶金材料產業技術、煤炭以及循環經濟利用等資源,實現投資及盈利模式的重大轉型。
鄭蔚還表示,此次定增遵循了中央、重慶市有關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通過轉讓減持方式,擴大產權開放、促進股權多元化,推動國有資本與非公資本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大重慶鋼鐵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民營經濟成分。
今年8月6日,重慶鋼鐵與韓國浦項簽訂了冷軋、鍍鋅合資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投資62億元,合作生產汽車用冷軋鍍鋅鋼板,預計投產后年產能將達到240萬噸。此舉表明,重慶鋼鐵正式進軍高端汽車用鋼市場。
國家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指出,重慶鋼鐵通過與韓國浦項合作,旨在尋求市場與技術、資本等資源的有效結合與激活,并與重慶乃至西南地區汽車工業形成產業協同集群效應,實現產品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進而有望提高管理效能和經濟效益。
相關數據表明,2014年全國冷軋板的進口量就達到653萬噸,2015年全國熱軋酸洗板需求量約為670萬噸。預計到2020年,西南地區冷軋板消費需求為662萬噸、熱軋酸洗板為64萬噸。據重慶市經信委介紹,到2020年,西南地區汽車產量將從目前的321萬輛增至439萬輛,其中重慶將從260萬輛增至348萬輛。在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帶動下,預計至2020年西南地區汽車用鋼消費量將達到472萬噸,其中汽車用冷軋板需求量為140.93萬噸。
正是瞄準這一“井噴”市場,重慶鋼鐵此番攜強援韓國浦項,填補高端汽車用鋼“重慶造”的空白,進軍西南地區冷軋鍍鋅鋼板市場的決心與信心可見一斑。
9月7日,來渝考察的韓國浦項會長權五俊強調,POSCO之所以選擇與重慶鋼鐵共同拓展市場,是因為重慶乃至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快,汽車行業有著超過20%的增長率。此外,雙方各自的優勢互補、資源共用,也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因素。
據了解,作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鋼企之一,韓國浦項技術優勢明顯、管理水平超前,在汽車板材剪切加工、汽車零配件生產制造等多個環節都處于全球鋼鐵行業領先地位,每年汽車用鋼銷量達800萬噸。
而多年以來,重慶鋼鐵主打產品集中在船用鋼材等領域,呈現原料、市場“兩頭在外”的局面,“運出運進”成本高企。通過此次募投項目,公司將改變上述不利局面,產品區域市場配套比或將超過80%,改變目前對單一下游行業依賴度過高的局面,實現產品與產業升級。
重慶鋼鐵董秘游曉安說,這次與韓國浦項的合作,也將大幅延長自身的產品價值鏈,帶動公司現有1780mm熱軋薄板生產線產能進一步釋放,對公司整體業務發展起到盤活作用,業務之間協同效應明顯。
據介紹,2013年、2014年和2015年6月30日,重慶鋼鐵的財務費用分別為8.41億元、13.42億元和6.27億元,同期公司的利潤總額為-24.96億元、0.55億元和-22.28億元,財務費用對公司盈利能力影響很大。根據預案,31億元募集資金償還銀行貸款后,按照2015年6月末財務數據計算,重慶鋼鐵資產負債率將從發行前的83.27%降至發行后的71.13%,可減少利息費1.5余億元,這對公司改善盈利能力有積極作用。
游曉安表示,公司此次定向增發意在克服當前生產經營困難的同時大幅調整、優化、完善公司產品結構,增加高附加值鋼材的比重,進而將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的設想變為現實,提前謀劃“十三五”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