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合作
淡水河谷與中國已建立了長達42年的合作伙伴關系,追根溯源,往事令人澎湃。
1973年,一家名叫“伊塔比拉”的國際公司作出了一項兼具開拓意義與歷史意義的決定——將10萬噸鐵礦石從巴西售往中國。考慮到彼時的巴西尚未與遙遠的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這堪稱一個高瞻遠矚的決定。當年7月,裝載著第一批2萬噸鐵礦石的貨輪駛離圣埃斯皮里圖州維多利亞港的阿塔拉亞碼頭,出發前往遠在地球彼端的中國,巴西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向中國出口鐵礦石的國家。
伊塔比拉是由淡水河谷在上世紀60年代后期為開拓國際業務而成立的一家公司。1973和1974兩年銷往中國的鐵礦石僅占當時淡水河谷全部銷量的0.1%,但其中透出的象征意義遠比銷量本身更耐人尋味。在巴西,此次出口具有里程碑意義。一年后,巴西即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這更加凸顯出淡水河谷對于中國發展前景的遠見卓識。
此后,中巴兩國雙邊貿易顯著增長。巴西發展、工業及外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上世紀70年代,兩國間雙邊貿易總額僅有區區數千萬美元,而如今這一數字已達到數百億美元。2015年僅前10個月,中巴兩國雙邊貿易總額即超過了626億美元。中巴兩國雙邊貿易增長幅度之大著實令人矚目。
今天的中國既是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淡水河谷最重要的市場。今年前三個季度,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及球團礦已占到淡水河谷全部鐵礦石及球團礦銷量的52%,這在42年前可以說是難以想象的。
淡水河谷很自豪可以成為中巴兩國雙邊經貿關系的基石之一,我們也期待兩個大國能在未來進一步深化在社會、經濟與文化方面的紐帶。
2014年和2015年,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后對巴西進行國事訪問,中巴兩國間的貿易與外交關系顯著加強。淡水河谷非常榮幸參與其中,在中國國家領導人對巴西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我們與中國的航運企業、港口及金融合作伙伴簽訂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與合作諒解備忘錄。
我們也十分欣喜地看到,中國的先進裝備與服務供應商開始關注拉美地區,尤其是巴西的發展機會。作為中國的長期合作伙伴,淡水河谷多年來一直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甚至早在“一帶一路”的創新戰略提出之前,我們就幫助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莫桑比克、巴西等海外市場發展。淡水河谷迄今在中國采購的設備與服務價值已超過100億美元。
期待:見證中國又一偉大時期
中國已進入經濟與金融改革的重要時期,這些改革已然取得豐碩的成果,并引導整個國家朝向良好的方向發展。最近,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籃子,全國各地的自由貿易區蓬勃發展,所有這些成就都引人注目、令人激動。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正致力于實現更可持續、更環保的發展模式,這一發展模式將帶來更高的效益與更低的成本。中國正不斷向產業鏈高附加值的一端轉移,并致力于成為全球的創新中心,為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創造條件。
淡水河谷擁有相似的愿景,我們正致力于通過最高效的方式為中國客戶持續提供最高品質的礦產品。
中國正在制定“十三五”規劃,并加緊實施包括“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及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發展項目在內的眾多宏偉項目,鐵礦石、基本金屬與煤炭等自然資源將在中國可持續發展與城鎮化進程中繼續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為了減輕污染、提高生產效率,中國需要更高品質的原材料。淡水河谷能提供世界上高品質的鐵礦石與基本金屬產品,它們的雜質最低,能提高生產效率,節省燃料,降低排放,這與中國減輕污染的目標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