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滇黔渝三省一市虧損排名前五的企業中,來自鋼鐵、煤炭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企業占據了大多數席位。這意味著,過去對西部經濟發展和就業起到重要作用的傳統工業,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狀況。
4月30日,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全部公告完畢。21世紀宏觀研究院對川滇黔渝三省一市共計211家上市公司業績進行了分析,以觀察這個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的重要地區”經濟發展的“冷暖”。
從整體表現看,西南地區經濟形勢穩定,其中,白酒和房地產回暖,大幅提振了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同時,工業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傳統產業轉型步伐沉重,仍未擺脫虧損陰影,新興產業發展迅速,但分化嚴重。
超七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
2015年,川滇黔渝三省一市的211家上市公司中,有155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七成以上,另有56家虧損。
分區域看,川滇黔渝各具特征。如貴州省上市公司去年總利潤為193億元,而貴州茅臺一家便占據了155億元。川股利潤構成也非常集中。前10家公司盈利超過200億元,占總利潤的69%;另外78家盈利川股利潤總額只占31%。云南省則表現出了在醫藥方面的強勢,利潤額前五的公司中,有4家為醫藥制造或流通公司。
透過上市公司年報,也可以發現,房地產業回暖跡象非常明顯,西部地區上市房企在去年幾乎全部實現盈利。這得益于2015年下半年政府出臺多項“救市”政策,促進了商品房銷售,從而改善了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收益。
虧損的56家企業,大多是傳統工業。去年川滇黔渝四地虧損列前五的公司,其主要集中于鋼鐵、煤炭、化工等行業。盡管針對這些行業,地方政府和中央各部門都展開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去產能和轉型依然十分艱巨。
新興產業方面,則分化比較嚴重。從2015年年報看,科技型企業中,既有利潤增長迅速的公司,也有虧損排名前列的公司。如民生信息領域龍頭企業久遠銀海、化學發光產品研發制造商邁克生物、通用動力系統與植保無人機的龍頭生產商隆鑫通用等,2015年年報都有搶眼答卷。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商天成控股卻出現較大幅度虧損。
透過這些上市公司年報,再來反觀這些省份的宏觀經濟數據會發現:在地方政府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真正對經濟產生穩定作用的依然是傳統產業,因此應該注重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
鋼鐵、化工大面積虧損
在川滇黔渝三省一市虧損排名前五的企業中,來自鋼鐵、煤炭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企業占據了大多數席位。這意味著,過去對西部經濟發展和就業起到重要作用的傳統工業,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狀況。
如重慶鋼鐵在2015年以接近60億元的虧損,成為西部的“虧損王”,同時,該企業排在武鋼股份、酒鋼宏興之后,成為A股市場2015年虧損的第三名。
和其他鋼鐵企業一樣,重慶鋼鐵的虧損,和該行業的市場形勢關系密切。重慶近期出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今年要將重鋼200萬噸的船板用鋼轉移調整到汽車用鋼上。這一調整能否取得成效仍待觀察。
除鋼鐵外,四地資源型上市公司虧損幅度也很大,包括化工、煤炭、有色金屬等。其涉及的上市公司有攀鋼釩鈦、*ST川化、西部資源、錫業股份、云煤能源、建峰化工、紅星發展和云維股份。
這些企業也在尋求轉型路徑,但并非短期可以完成。如*ST川化,在主要生產裝置基本處于停產狀態,而其轉型的依賴——新能源板塊卻仍處于布局整合期,尚未實現盈利。
同時,21世紀宏觀研究院還應該注意到,傳統工業由于上下游產業鏈長,其低迷表現亦有傳導作用。如礦山安全監測監控設備供應商梅安森在2015年虧損,就和煤炭行業有關。
該公司在2015年年報中稱,“煤炭量價齊跌的局面對煤炭行業的整體經營情況產生了嚴重影響,并對下游煤礦安全生產監控行業的經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受此影響,公司在這一傳統的經營領域,面臨自公司成立以來最嚴峻的不利形勢,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均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優勢產業表現優異
從領銜川滇黔渝四地利潤榜的企業類型觀察,可以發現四地的優勢產業各不相同。
其中,四川和貴州的優勢產業趨同,皆為白酒業。和傳統工業的低迷相比,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釀酒食品、醫藥、汽車制造板塊在2015年的表現較好。其中白酒為四川和貴州利潤最突出的產業。
在四川省,五糧液以61.76億元的利潤額成為排名該省第一,而再加上瀘州老窖、水井坊和沱牌舍得,川酒的“四朵金花”凈利潤占川股去年總利潤的26%。這表明四川傳統優勢產業——白酒產業企穩上行成了川股利潤支柱。
而在貴州省,貴州茅臺的利潤額,占據該省20家上市公司共計193億利潤的80%。排名貴州茅臺之外的,是地產上市企業中天城投。該公司在2015年的利潤約26億元,能夠錄得該規模利潤的原因,是在于貴州省城鎮化的背景下,財政羸弱的地方政府需要依靠房地產企業實現舊城改造和新城區建設。
但和四川、云南和重慶市相比,貴州省上市企業的利潤額差距最懸殊,貴州茅臺利潤達到155億元,而排名該省上市企業利潤第五的航天電器僅2.3億元。
21世紀宏觀研究院認為,上述現狀意味著貴州省支柱產業比較單一,大部分企業經營活力尚待挖掘。
云南省則延續了醫藥工業的優勢,在2015年排名前5的上市公司中,醫藥企業占據三席。云南也在不斷鞏固這一優勢,云南省出臺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7年,全省中藥(民族藥)總產值要達到9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重慶市則延續了制造業的優勢,尤其是汽車制造。長安汽車在2015年的利潤達到99億元,而隆鑫通用亦以7.7億元利潤額排名第五。
上述狀況和重慶經濟結構一致,2015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大關,汽車增速超20%。而根據2016年一季度GDP數據,重慶規模工業完成總產值4985億元,增長9.6%,其中汽車制造業完成產值1260.5億元,貢獻率達45.1%。
4月30日,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全部公告完畢。21世紀宏觀研究院對川滇黔渝三省一市共計211家上市公司業績進行了分析,以觀察這個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的重要地區”經濟發展的“冷暖”。
從整體表現看,西南地區經濟形勢穩定,其中,白酒和房地產回暖,大幅提振了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同時,工業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傳統產業轉型步伐沉重,仍未擺脫虧損陰影,新興產業發展迅速,但分化嚴重。
超七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
2015年,川滇黔渝三省一市的211家上市公司中,有155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七成以上,另有56家虧損。
分區域看,川滇黔渝各具特征。如貴州省上市公司去年總利潤為193億元,而貴州茅臺一家便占據了155億元。川股利潤構成也非常集中。前10家公司盈利超過200億元,占總利潤的69%;另外78家盈利川股利潤總額只占31%。云南省則表現出了在醫藥方面的強勢,利潤額前五的公司中,有4家為醫藥制造或流通公司。
透過上市公司年報,也可以發現,房地產業回暖跡象非常明顯,西部地區上市房企在去年幾乎全部實現盈利。這得益于2015年下半年政府出臺多項“救市”政策,促進了商品房銷售,從而改善了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收益。
虧損的56家企業,大多是傳統工業。去年川滇黔渝四地虧損列前五的公司,其主要集中于鋼鐵、煤炭、化工等行業。盡管針對這些行業,地方政府和中央各部門都展開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去產能和轉型依然十分艱巨。
新興產業方面,則分化比較嚴重。從2015年年報看,科技型企業中,既有利潤增長迅速的公司,也有虧損排名前列的公司。如民生信息領域龍頭企業久遠銀海、化學發光產品研發制造商邁克生物、通用動力系統與植保無人機的龍頭生產商隆鑫通用等,2015年年報都有搶眼答卷。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商天成控股卻出現較大幅度虧損。
透過這些上市公司年報,再來反觀這些省份的宏觀經濟數據會發現:在地方政府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真正對經濟產生穩定作用的依然是傳統產業,因此應該注重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
鋼鐵、化工大面積虧損
在川滇黔渝三省一市虧損排名前五的企業中,來自鋼鐵、煤炭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企業占據了大多數席位。這意味著,過去對西部經濟發展和就業起到重要作用的傳統工業,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狀況。
如重慶鋼鐵在2015年以接近60億元的虧損,成為西部的“虧損王”,同時,該企業排在武鋼股份、酒鋼宏興之后,成為A股市場2015年虧損的第三名。
和其他鋼鐵企業一樣,重慶鋼鐵的虧損,和該行業的市場形勢關系密切。重慶近期出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今年要將重鋼200萬噸的船板用鋼轉移調整到汽車用鋼上。這一調整能否取得成效仍待觀察。
除鋼鐵外,四地資源型上市公司虧損幅度也很大,包括化工、煤炭、有色金屬等。其涉及的上市公司有攀鋼釩鈦、*ST川化、西部資源、錫業股份、云煤能源、建峰化工、紅星發展和云維股份。
這些企業也在尋求轉型路徑,但并非短期可以完成。如*ST川化,在主要生產裝置基本處于停產狀態,而其轉型的依賴——新能源板塊卻仍處于布局整合期,尚未實現盈利。
同時,21世紀宏觀研究院還應該注意到,傳統工業由于上下游產業鏈長,其低迷表現亦有傳導作用。如礦山安全監測監控設備供應商梅安森在2015年虧損,就和煤炭行業有關。
該公司在2015年年報中稱,“煤炭量價齊跌的局面對煤炭行業的整體經營情況產生了嚴重影響,并對下游煤礦安全生產監控行業的經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受此影響,公司在這一傳統的經營領域,面臨自公司成立以來最嚴峻的不利形勢,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均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優勢產業表現優異
從領銜川滇黔渝四地利潤榜的企業類型觀察,可以發現四地的優勢產業各不相同。
其中,四川和貴州的優勢產業趨同,皆為白酒業。和傳統工業的低迷相比,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釀酒食品、醫藥、汽車制造板塊在2015年的表現較好。其中白酒為四川和貴州利潤最突出的產業。
在四川省,五糧液以61.76億元的利潤額成為排名該省第一,而再加上瀘州老窖、水井坊和沱牌舍得,川酒的“四朵金花”凈利潤占川股去年總利潤的26%。這表明四川傳統優勢產業——白酒產業企穩上行成了川股利潤支柱。
而在貴州省,貴州茅臺的利潤額,占據該省20家上市公司共計193億利潤的80%。排名貴州茅臺之外的,是地產上市企業中天城投。該公司在2015年的利潤約26億元,能夠錄得該規模利潤的原因,是在于貴州省城鎮化的背景下,財政羸弱的地方政府需要依靠房地產企業實現舊城改造和新城區建設。
但和四川、云南和重慶市相比,貴州省上市企業的利潤額差距最懸殊,貴州茅臺利潤達到155億元,而排名該省上市企業利潤第五的航天電器僅2.3億元。
21世紀宏觀研究院認為,上述現狀意味著貴州省支柱產業比較單一,大部分企業經營活力尚待挖掘。
云南省則延續了醫藥工業的優勢,在2015年排名前5的上市公司中,醫藥企業占據三席。云南也在不斷鞏固這一優勢,云南省出臺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7年,全省中藥(民族藥)總產值要達到9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重慶市則延續了制造業的優勢,尤其是汽車制造。長安汽車在2015年的利潤達到99億元,而隆鑫通用亦以7.7億元利潤額排名第五。
上述狀況和重慶經濟結構一致,2015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大關,汽車增速超20%。而根據2016年一季度GDP數據,重慶規模工業完成總產值4985億元,增長9.6%,其中汽車制造業完成產值1260.5億元,貢獻率達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