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新聞社網站9月2日報道稱,朱光耀在杭州的一個記者會上說,中國的財政政策應更加積極。他說,綜合運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結構改革政策可能會作為重要內容被寫入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公報。朱光耀稱發達經濟體的財政手段已經“窮盡”。
朱光耀說,量化寬松政策無法持續,一些國家實行的負利率政策不起作用。
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則表示,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是行之有效的,決策者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另據路透社9月1日報道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1日說,盡管最近有波動,但中國的人民幣匯率總體比較穩定。
易綱在杭州舉行的記者會上說,在英國決定脫離歐盟后,人民幣總體波動率小于絕大多數儲備貨幣。
易綱說,新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增強了透明度”,使得市場有一個穩定的預期。
易綱說,G20有一個共識,就是不以競爭為目的進行貨幣貶值,并就匯率進行更緊密地溝通和協調,這使得人民幣匯率比較平穩。
路透社9月2日報道稱,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2日在G20杭州峰會開幕前說,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主要是由全球需求放緩引起的。
朱光耀重復今年7月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發布的公報的調門,稱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需要全球性解決辦法。今年,在全球需求放緩導致鋼鐵供應過剩、工人遭解雇和工廠停工之際,對很多G20成員而言,鋼鐵業產能過剩是一個一觸即發的敏感問題。
報道稱,中國今年的鋼鐵產品出口量似乎將創下紀錄,令其與主要貿易伙伴產生摩擦。
鋼鐵產品價格上漲令北京的去產能努力復雜化,但北京承諾,要加快去產能步伐,尤其是在鋼鐵行業。中國的鋼鐵產量占全球的一半。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在7月的會議上警告稱,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機構提供的補貼和其他類型支持可能導致市場扭曲,加劇全球產能過剩問題。
朱光耀2日說,中國堅持根據市場原則推進去產能。
另據共同社9月2日報道稱,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2日在G20杭州峰會前透露,為淘汰負債經營的“僵尸企業”,計劃在中國各地設立專門的破產審判庭,目的是化解鋼鐵等行業的過剩產能。
報道稱,日美等發達國家認為,中國的過剩產能導致世界鋼材市場的價格下跌,它們打算在G20峰會上將此列為議題,敦促中國下決心解決問題。中國似乎也有意向外界表明自己正在盡全力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