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鋼鐵業作為天津市典型的傳統工業之一,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榮程集團是天津“鋼鐵老字號”民營企業,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踐行者和受益者。29年來,榮程從無到有,從兩個人到8000人,從負債3000元到總資產150億,從制造到創造、到智能制造,從金屬到金融,從單一到相關多元跨界融合發展,將鋼鐵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相結合走出國門,提供了制造業民營企業的發展范本。
白手起家,革故鼎新,做大鋼鐵實業
創業者的成功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奮斗出來的。1989年,張祥青、張榮華夫婦從零起步,磨豆腐、賣早點、養豬,兩年時間成為令人羨慕的“萬元戶”,并開始涉足廢鋼生意。
可是,第一筆廢鋼生意就虧掉了本錢。在重重困難面前,夫妻二人頑強地堅持下來。直到1994年,改革春風吹遍中國大地,敏銳的嗅覺使他們決定用廢鋼生意賺來的第一桶金辦起了順達冶金原料廠,當年就實現利潤幾十萬元,完成了投身實業的原始資本積累。
1998年,張祥青、張榮華利用做廢鋼的優勢,租下了一個倒閉的集體鋼鐵企業,成立豐南冀發特種鋼材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又在灤南租賃了擁有高爐、轉爐的倒閉企業,成立唐山市合利鋼鐵廠。
2001年4月,當他們得知天津津南有一家鋼鐵廠瀕臨倒閉、正在尋求整體出讓的消息后,果斷地以令人瞠目的價格28億元整體買斷,成立天津榮程。天津榮程當年就實現產值13億元,上繳稅金252萬元,安排勞動力就業500人。
從2001年開始,榮程集團投入巨資大力進行產業鏈延伸、裝備升級、工藝技術改造、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和節能減排、綠色工廠建設,使過去那個瀕臨破產的小鐵廠徹底脫胎換骨,一座現代化鋼城巍然屹立在津沽大地。目前,榮程集團鋼鐵主業具備年產鐵、鋼、鋼材各500萬噸的生產能力,形成管(坯)、帶(鋼)、線(材)、棒(材)四大類產品系列,涵蓋普鋼、優特鋼等上百個規格品種,產品打入北京現代、韓國起亞、徐工、臨工等汽車及裝備制造和高鐵、海洋石油、軍工等領域,連續15年進入天津百強企業。
轉型升級,多元發展,跨界融合創新
從“十一五”到“十二五”,價格漲了10倍,價格從400元/噸漲到2700元/噸,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張祥青、張榮華夫婦意識到單一產業面臨的風險,果斷進行戰略轉型,探索基業長青的新路。
張榮華提出“以實業基因為依托,產融互動為戰略,資源整合為核心,互聯互通為宗旨,持續創新客戶價值,向世界500強企業進軍”的目標,明確集團3+2戰略組合模式(鋼鐵、健康、文化三個產業;科技、金融兩輪驅動),打造實體產業+科技+金融的商業模式。
榮程的鋼鐵主業著力打造與城市和諧共生鋼鐵制造業,建設冶金企業智能升級的樣板,爭當行業創新發展排頭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舊、立新、降本增效”,向高質量、高效率要效益。天榮、唐榮相繼通過工信部行業規范條件準入。230余熱發電、265同軸技術、轉爐蒸汽發電、脫硫脫硝等一大批節能、環保項目陸續上馬。
產品研發突飛猛進,優特鋼比例逐年攀升,達到50%以上。兩化融合一期項目成功上線,為鋼鐵由制造向“智”造升級,為建成綠色工廠,成為綠色生態型標桿企業插上了翅膀。
科技金融板塊快速發力。融寶支付是全國冶金行業僅有的兩家具備人民銀行頒發支付牌照的企業之一,全國具有海關稅費電子支付資質的四家公司之一。2017年交易量突破4000億元,盈利4500余萬元,進入全國支付行業前20強。電商交易規模突破500億元。濱海云商金控集團的成立,開啟了進軍萬億級資金交易、千億級融資規模的產業科技金融平臺的新征程。
健康板塊秉持“實現人類健康百年”的夢想,基地建設、產品開發、平臺運營日新月異。目前榮程已具備年產健康酒300噸的生產能力,并推出北緯45、孝親米、榮程品位等多種新產品,大健康產業園區運營成果顯著。
文化板塊正在成為榮程集團轉型升級的排頭兵。2013年12月26日建設落成的“時代記憶紀念館”,作為中國時代夢想的呈現者,開館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超過40萬人次,授牌單位30余家,成為天津市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7年,以時代記憶為代表的文化板塊,成功開啟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化征程,先后舉辦“中國·時代記憶非遺英國行”、“中國·時代記憶非遺斯里蘭卡行”文化交流活動,搭建了中國非遺文化和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平臺,引起巨大反響。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續寫嶄新篇章
張榮華說,榮程集團自創業伊始,便將“打造百年綠色榮程”作為企業愿景。“未來,我們要搶抓政策機遇,牢固堅持跨界融合發展的思路、理念和模式不動搖,保持定力,振奮精神,滿懷信心融入新時代,奮力譜寫榮程夢的新篇章”。
張榮華介紹,下一步,鋼鐵板塊將落實國家“三去一降一補”重要部署,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控總量、樹形象、提質量,向“精優特強”升級,向高質量、高效率要效益。調結構,打造核心競爭力。把握“一帶一路”機遇,擴大進出口,做大電商平臺國際貿易體量。推動兩化融合,建成綠色工廠,成為綠色生態型標桿企業,打造與城市和諧共生命運共同體。
在產融結合方面,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一體兩翼”商業模式落地,做實支付與金融、產業與金融結合,內部實體與科技金融聯動,形成“互聯網+”產業集群,升級產業價值鏈,為平臺品牌化、產業集團化打基礎。
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借助“一帶一路”機遇,建平臺、聚圈層、塑品牌,堅持文化先行,產業同步,以文化引領國際化進程,推動中國文化國際化發展。以東南亞國家為重點,以南亞國家為輔助,獨聯體國家擇點布局。
對文化產業情有獨鐘的張榮華表示,未來,榮程集團將以“古今結合、產融互動、東西方文化融合”為發展方向,秉承“觀古看今,謀未展新”理念,專注于文化產業核心載體建設,搭建文化產業全產業鏈平臺經濟模式,推動東西方文化互鑒,打造“中國品牌,世界字號”。
另外,榮程將搶抓健康產業戰略機遇期,開辟“食、養、療、修、學”五個領域,加快整合一帶一路沿線健康產品,圍繞精準扶貧,強化健康產業平臺品牌化建設。
關于更好地實現跨界融合發展,張榮華表示,走好跨界融合發展道路,必須堅持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確立榮程特色新理念的戰略靈魂地位,貫穿于戰略發展全過程,促進發展思路、動力、質量和效率提升。
白手起家,革故鼎新,做大鋼鐵實業
創業者的成功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奮斗出來的。1989年,張祥青、張榮華夫婦從零起步,磨豆腐、賣早點、養豬,兩年時間成為令人羨慕的“萬元戶”,并開始涉足廢鋼生意。
可是,第一筆廢鋼生意就虧掉了本錢。在重重困難面前,夫妻二人頑強地堅持下來。直到1994年,改革春風吹遍中國大地,敏銳的嗅覺使他們決定用廢鋼生意賺來的第一桶金辦起了順達冶金原料廠,當年就實現利潤幾十萬元,完成了投身實業的原始資本積累。
1998年,張祥青、張榮華利用做廢鋼的優勢,租下了一個倒閉的集體鋼鐵企業,成立豐南冀發特種鋼材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又在灤南租賃了擁有高爐、轉爐的倒閉企業,成立唐山市合利鋼鐵廠。
2001年4月,當他們得知天津津南有一家鋼鐵廠瀕臨倒閉、正在尋求整體出讓的消息后,果斷地以令人瞠目的價格28億元整體買斷,成立天津榮程。天津榮程當年就實現產值13億元,上繳稅金252萬元,安排勞動力就業500人。
從2001年開始,榮程集團投入巨資大力進行產業鏈延伸、裝備升級、工藝技術改造、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和節能減排、綠色工廠建設,使過去那個瀕臨破產的小鐵廠徹底脫胎換骨,一座現代化鋼城巍然屹立在津沽大地。目前,榮程集團鋼鐵主業具備年產鐵、鋼、鋼材各500萬噸的生產能力,形成管(坯)、帶(鋼)、線(材)、棒(材)四大類產品系列,涵蓋普鋼、優特鋼等上百個規格品種,產品打入北京現代、韓國起亞、徐工、臨工等汽車及裝備制造和高鐵、海洋石油、軍工等領域,連續15年進入天津百強企業。
轉型升級,多元發展,跨界融合創新
從“十一五”到“十二五”,價格漲了10倍,價格從400元/噸漲到2700元/噸,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張祥青、張榮華夫婦意識到單一產業面臨的風險,果斷進行戰略轉型,探索基業長青的新路。
張榮華提出“以實業基因為依托,產融互動為戰略,資源整合為核心,互聯互通為宗旨,持續創新客戶價值,向世界500強企業進軍”的目標,明確集團3+2戰略組合模式(鋼鐵、健康、文化三個產業;科技、金融兩輪驅動),打造實體產業+科技+金融的商業模式。
榮程的鋼鐵主業著力打造與城市和諧共生鋼鐵制造業,建設冶金企業智能升級的樣板,爭當行業創新發展排頭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舊、立新、降本增效”,向高質量、高效率要效益。天榮、唐榮相繼通過工信部行業規范條件準入。230余熱發電、265同軸技術、轉爐蒸汽發電、脫硫脫硝等一大批節能、環保項目陸續上馬。
產品研發突飛猛進,優特鋼比例逐年攀升,達到50%以上。兩化融合一期項目成功上線,為鋼鐵由制造向“智”造升級,為建成綠色工廠,成為綠色生態型標桿企業插上了翅膀。
科技金融板塊快速發力。融寶支付是全國冶金行業僅有的兩家具備人民銀行頒發支付牌照的企業之一,全國具有海關稅費電子支付資質的四家公司之一。2017年交易量突破4000億元,盈利4500余萬元,進入全國支付行業前20強。電商交易規模突破500億元。濱海云商金控集團的成立,開啟了進軍萬億級資金交易、千億級融資規模的產業科技金融平臺的新征程。
健康板塊秉持“實現人類健康百年”的夢想,基地建設、產品開發、平臺運營日新月異。目前榮程已具備年產健康酒300噸的生產能力,并推出北緯45、孝親米、榮程品位等多種新產品,大健康產業園區運營成果顯著。
文化板塊正在成為榮程集團轉型升級的排頭兵。2013年12月26日建設落成的“時代記憶紀念館”,作為中國時代夢想的呈現者,開館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超過40萬人次,授牌單位30余家,成為天津市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7年,以時代記憶為代表的文化板塊,成功開啟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化征程,先后舉辦“中國·時代記憶非遺英國行”、“中國·時代記憶非遺斯里蘭卡行”文化交流活動,搭建了中國非遺文化和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平臺,引起巨大反響。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續寫嶄新篇章
張榮華說,榮程集團自創業伊始,便將“打造百年綠色榮程”作為企業愿景。“未來,我們要搶抓政策機遇,牢固堅持跨界融合發展的思路、理念和模式不動搖,保持定力,振奮精神,滿懷信心融入新時代,奮力譜寫榮程夢的新篇章”。
張榮華介紹,下一步,鋼鐵板塊將落實國家“三去一降一補”重要部署,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控總量、樹形象、提質量,向“精優特強”升級,向高質量、高效率要效益。調結構,打造核心競爭力。把握“一帶一路”機遇,擴大進出口,做大電商平臺國際貿易體量。推動兩化融合,建成綠色工廠,成為綠色生態型標桿企業,打造與城市和諧共生命運共同體。
在產融結合方面,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一體兩翼”商業模式落地,做實支付與金融、產業與金融結合,內部實體與科技金融聯動,形成“互聯網+”產業集群,升級產業價值鏈,為平臺品牌化、產業集團化打基礎。
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借助“一帶一路”機遇,建平臺、聚圈層、塑品牌,堅持文化先行,產業同步,以文化引領國際化進程,推動中國文化國際化發展。以東南亞國家為重點,以南亞國家為輔助,獨聯體國家擇點布局。
對文化產業情有獨鐘的張榮華表示,未來,榮程集團將以“古今結合、產融互動、東西方文化融合”為發展方向,秉承“觀古看今,謀未展新”理念,專注于文化產業核心載體建設,搭建文化產業全產業鏈平臺經濟模式,推動東西方文化互鑒,打造“中國品牌,世界字號”。
另外,榮程將搶抓健康產業戰略機遇期,開辟“食、養、療、修、學”五個領域,加快整合一帶一路沿線健康產品,圍繞精準扶貧,強化健康產業平臺品牌化建設。
關于更好地實現跨界融合發展,張榮華表示,走好跨界融合發展道路,必須堅持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確立榮程特色新理念的戰略靈魂地位,貫穿于戰略發展全過程,促進發展思路、動力、質量和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