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稱,需要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市場主體不能承受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成本,仍寄希望于舊發展模式能夠“回光返照”,這與我國增強經濟韌性的方向愈行愈遠。其主要表現有,一是雖已“時過境遷”,但仍以“刻舟求劍”思維行事,不能積極主動適應經濟金融環境變化,如部分城市還大量存在投機炒房力量并時不時興風作浪,個別企業仍沿襲舊思維盲目擴張,還有地方政府仍以各種方式超出地方實際舉債等等。二是有意“混淆視聽”,故意曲解應對外部沖擊、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有意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大舉措,與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應對外部沖擊進行對立,期望達到“渾水摸魚”的目的。三是不認真反思舊發展模式弊端,遇到自身經營和流動性困境時,明明是因為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條斷裂,反而企圖由金融去杠桿政策來背鍋。四是夸大內外部沖擊,借助網紅“危言聳聽”,試圖引導社會輿論,影響社會預期,進而干擾國家政策執行。這些市場主體不愿意主動承擔經濟轉型成本,還想要延緩市場出清進程。
文章建議,市場主體應對舊發展思維果斷切割,并管控整體杠桿。合格市場主體的鮮明標志是學會在市場競爭和外部博弈中生存發展。
以下為報道原文,作者陳濤,原標題《不要指望舊發展模式“回光返照”》: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內在的穩定性協調性增強,新動能茁壯成長,質量效益持續改善。但也要看到,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小部分市場主體仍沿襲舊的發展模式,既不能主動適應內外部經濟金融環境變化而進行積極調整,也不能自主承受不科學、非理性經營后果,總寄希望于政策能網開一面。
經濟韌性是當前我國有效應對外部沖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從經濟動力上分析,經濟韌性反映的是經濟動力協調和平衡性,經濟周期波動幅度整體較小。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對消費的依賴度上升,經濟運行穩定性顯著增強。從市場容量分析,經濟韌性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穩定性。我國龐大人口規模所形成的巨大市場機會,是從容應對各種內外部經濟金融沖擊的堅強基礎。而從微觀市場主體分析,經濟韌性反映的則是合格市場主體有能力不斷適應經濟金融環境變化,加強創新驅動,有效應對各種挑戰,在競爭中學會適者生存的能力。當前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體氛圍業已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態勢運行整體良好。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市場主體不能承受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成本,仍寄希望于舊發展模式能夠“回光返照”,這與我國增強經濟韌性的方向愈行愈遠。其主要表現有,一是雖已“時過境遷”,但仍以“刻舟求劍”思維行事,不能積極主動適應經濟金融環境變化,如部分城市還大量存在投機炒房力量并時不時興風作浪,個別企業仍沿襲舊思維盲目擴張,還有地方政府仍以各種方式超出地方實際舉債等等。二是有意“混淆視聽”,故意曲解應對外部沖擊、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有意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大舉措,與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應對外部沖擊進行對立,期望達到“渾水摸魚”的目的。三是不認真反思舊發展模式弊端,遇到自身經營和流動性困境時,明明是因為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條斷裂,反而企圖由金融去杠桿政策來背鍋。四是夸大內外部沖擊,借助網紅“危言聳聽”,試圖引導社會輿論,影響社會預期,進而干擾國家政策執行。這些市場主體不愿意主動承擔經濟轉型成本,還想要延緩市場出清進程。
不難發現,當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效應對外部沖擊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三位一體”的緊密關系。只有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才能有效應對外部沖擊,將外部沖擊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降到最低;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必然是金融體系穩健運行和結構優化,重大風險得到有效化解。
綜合來看,在國內外大環境下,我們的市場主體對舊發展思維應進行果斷切割,并管控整體杠桿。市場經濟需要合格市場主體。合格市場主體的鮮明標志是學會在市場競爭和外部博弈中生存發展。我們要有效應對外部沖擊,推進自身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