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項目氫基豎爐高壓電纜路由是從寶能變至氫基豎爐主控樓,經過緯五路電纜隧道、電纜溝,及豎爐區域電纜通廊,單根電纜長度2400米,總長28800米。面對施工存在電纜路由復雜,電纜線路長,電纜敷設條件差等諸多不利因素。能電項目組與煉鐵項目組、上海寶冶黨員帶頭,支部互助共建,千方百計解難題,攻堅克難求實效,保安全、保質量、保節點順利實現了第一個節點目標,為氫基豎爐后續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時間緊,施工條件困難怎么辦?項目團隊深知高壓電纜是氫基豎爐的能源命脈,順利送電將是后續各項工作目標實現的前提。通過反復討論,他們改變了傳統電纜的均勻分段施工的做法,創新采用了700米、700米、1000米的這種三段不均勻分段做法,并結合現場路由、電纜井等情況,克服了本次施工電纜的截面積大(雙拼截面積是500mm²),硬度強的問題,降伏了施工技術上的攔路虎。
為確保按時完成任務,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能源中心供配電作業區和上海寶冶施工隊每天早上凌晨5點開工,晚上10點收工,克服高溫暴曬,電纜隧道內悶熱且潮濕,一次完成電纜頭制作等困難,靠手拉肩抗,靠不間斷輪班作業,靠吃飯在坑道、靠一身鹽花的工作服,硬是用18天的時間,完成了2.88萬米高壓電纜的敷設、24套電纜中間接頭制作及24套終端頭制作等工作。用“埋頭苦干、協作攻堅”的精神,與炎熱的天氣和惡劣的施工環境作斗爭,確保氫基豎爐主控樓10kV電氣室順利送電。
為了確保氫基豎爐主控樓10kV電氣室一次送電成功,能電項目組精心策劃,多次組織相關單位對送電方案進行審查,對方案進行修訂。施工期間,能電項目組多次組織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一同進行現場檢查,先后發現水平直線牽引、水平彎曲牽引等方面的不足,并逐項落實及時整改。同時通過送電前檢查工作,對包括高壓開關柜檢查、電纜檢查、繼電保護裝置檢查、電纜綁扎情況、設備安全距離等事項進行逐一確認,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創建精品工程的目標在他們的手中變為現實。
前往墨西哥學習期間,項目團隊成員深入學習豎爐冶煉基本原理,掌握廠區重大安全危險點以及對應措施,了解外方豎爐工藝及重要參數。
不僅如此,他們還圍繞著出國前準備好的“問題清單”開展交流,始終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與對方分析問題、研究問題,掌握豎爐各個系統的基本參數控制邏輯,進一步熟悉其生產運行數據和日常管理情況,為氫基豎爐順利投產積累經驗、打下堅實基礎。
氫基豎爐項目預計今年年底投產,投產后相比傳統同等規模高爐煉鐵,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萬噸以上,是湛江鋼鐵助力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和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具體行動,也是國內自主集成并研發全氫冶煉技術的創新平臺。
“一切為了12·23,一切圍繞12·23,一切服務12·23”。在后續的建設過程中,湛江鋼鐵將聚焦“綠色化”開展低碳冶金技術的探索,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新成效助推實際工作,協同各方相關單位,搶時間、爭進度,按既定時間節點落實工作、推動氫基豎爐項目工程建設,將氫基豎爐建成引領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桿,力爭提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