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面對鋼鐵嚴冬,冷軋公司堅定不移、全力以赴地推進高端汽車板生產,集中力量解決鍍鋅產線問題,提升產線速度,提高產品質量與產能,從而有效地改善企業經濟運行質量。發揮遷順一體化平臺作用,瞄準“鍍鋅、高強、外板”靶心,不斷優化生產組織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產品產量實現新增長。1月份汽車板產品產量完成9.4萬噸,其中,鍍鋅汽車板完成3.32萬噸,比計劃增產0.12萬噸,高端汽車板生產創出歷史新水平,實現開門紅。
精細管控生產組織,提升產線保障能力。冷軋公司以鍍鋅線生產為重心,結合重點客戶、特殊規格、外板需求,實施集中排產、備料滾動消化機制,并以交期管理平臺為基礎,強化重點客戶訂單管理,確保整體合同與重點客戶兌現率,為快速解決產線問題,做到事不過夜,專門組織成立了股份公司遷順線汽車板過程控制工作小組,進行“天天讀”活動,對產線問題進行梳理,提出改善措施,明確主體責任,實現日清日結,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按計劃執行到位。
持續開展提升鍍鋅汽車板攻關。2015年以來,重點完成1號線爐鼻子升級改造,開展溢出邊、涂油不均攻關,開展2號線鋼種、規格擴展攻關,最大厚度由1.6mm擴展至2.03mm,鋼種由DX54擴充至DX56,為鍍鋅產線提速打下堅實基礎。
強化客戶技術服務,及時解決問題。為及時了解鋼卷情況,冷軋公司客服人員駐扎在工廠,每日按客戶上班時間到達現場,跟蹤外包裝、拆包后鋼卷表面質量、落料質量、油膜情況等,對出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寄回樣品進行原因分析。同時,積極與客戶溝通,現場進行處理,確保首鋼材料落料沖壓正常,客服人員還積極了解其它供應商材料使用情況、質量問題等,防止首鋼材料生產時出現同樣的質量問題。
團結一心,協同高效。每次為生產高端產品做準備時,機關部室就組成20多人的“保潔隊”,協助鍍鋅作業區對鍍鋅中間活套、工藝段、出口活套、出口段進行輥面、導板清擦,做到上下協作,密切配合。鍍鋅作業區在提產量、保質量的同時,想盡各種辦法降低成本。在循環水使用上,加大了產線液壓站、爐區快冷大循環、閉路冷卻外循環等處的進出水溫度差,將停機檢修時各處大循環水的流量進行了調整,單耗下降4.02m3/t。在氮氣消耗降低上,下調了兩條鍍鋅線退火爐的爐壓,直接減少氮氣保護氣體耗量1號線110m3/h、2號線150m3/h。在氫氣消耗降低上,對高氫使用進行了細化。其中將高氫投入的起始條件由帶鋼厚度1.0mm推后到1.5mm,還將高氫投入濃度由原來的統一使用最高濃度更改為階梯式濃度設定,即2.0mm以下設置10%,2.0mm以上設定最高濃度的控制方式。在高氫使用情況下,對比控制前每小時可節約氫氣流量約25m3/t。1月份,天然氣、氫氣等8項指標完成計劃目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精細管控生產組織,提升產線保障能力。冷軋公司以鍍鋅線生產為重心,結合重點客戶、特殊規格、外板需求,實施集中排產、備料滾動消化機制,并以交期管理平臺為基礎,強化重點客戶訂單管理,確保整體合同與重點客戶兌現率,為快速解決產線問題,做到事不過夜,專門組織成立了股份公司遷順線汽車板過程控制工作小組,進行“天天讀”活動,對產線問題進行梳理,提出改善措施,明確主體責任,實現日清日結,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按計劃執行到位。
持續開展提升鍍鋅汽車板攻關。2015年以來,重點完成1號線爐鼻子升級改造,開展溢出邊、涂油不均攻關,開展2號線鋼種、規格擴展攻關,最大厚度由1.6mm擴展至2.03mm,鋼種由DX54擴充至DX56,為鍍鋅產線提速打下堅實基礎。
強化客戶技術服務,及時解決問題。為及時了解鋼卷情況,冷軋公司客服人員駐扎在工廠,每日按客戶上班時間到達現場,跟蹤外包裝、拆包后鋼卷表面質量、落料質量、油膜情況等,對出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寄回樣品進行原因分析。同時,積極與客戶溝通,現場進行處理,確保首鋼材料落料沖壓正常,客服人員還積極了解其它供應商材料使用情況、質量問題等,防止首鋼材料生產時出現同樣的質量問題。
團結一心,協同高效。每次為生產高端產品做準備時,機關部室就組成20多人的“保潔隊”,協助鍍鋅作業區對鍍鋅中間活套、工藝段、出口活套、出口段進行輥面、導板清擦,做到上下協作,密切配合。鍍鋅作業區在提產量、保質量的同時,想盡各種辦法降低成本。在循環水使用上,加大了產線液壓站、爐區快冷大循環、閉路冷卻外循環等處的進出水溫度差,將停機檢修時各處大循環水的流量進行了調整,單耗下降4.02m3/t。在氮氣消耗降低上,下調了兩條鍍鋅線退火爐的爐壓,直接減少氮氣保護氣體耗量1號線110m3/h、2號線150m3/h。在氫氣消耗降低上,對高氫使用進行了細化。其中將高氫投入的起始條件由帶鋼厚度1.0mm推后到1.5mm,還將高氫投入濃度由原來的統一使用最高濃度更改為階梯式濃度設定,即2.0mm以下設置10%,2.0mm以上設定最高濃度的控制方式。在高氫使用情況下,對比控制前每小時可節約氫氣流量約25m3/t。1月份,天然氣、氫氣等8項指標完成計劃目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