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庫房智能管理的一部分,電腦聯鎖圖上顯示的鋼卷出庫入庫情況、天車吊運情況、庫存情況等狀態和現場實際情況完全一致。”該廠冷軋作業區冷軋天車協理慕浩清介紹。而此時,記者通過電腦屏幕看到了鋼卷正在移動的軌跡。
該廠中間庫智能管理和天車定位系統,通過運用天車三維位置的檢測、視頻監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可以對庫內鋼卷入庫、出庫、移庫作業全過程實時跟蹤,實現倉儲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和運行高效化。
“要真正實現庫房的有效管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慕浩清坦言,以往,中間庫庫存鋼卷信息無法與其他信息自動進行數據交換,是一個信息孤島,信息查閱靠人力、看報表,無法利用相關信息優化產線的生產組織,也無法對出庫需求進行預判,影響鋼卷及時出庫。此外,貨位號、庫存等信息都必須由物料管理人員到現場手抄核對,由于不斷進行入庫、倒庫、出庫等作業,就需要不斷修改完善。滿庫時有800多卷鋼卷,如果手抄貨位有誤,現場找卷會花費大量時間,嚴重影響出庫效率,從而影響產品外發。
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詞。碳鋼薄板廠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初衷就是率先嘗試智能倉庫建設。通過定位技術和無線通訊系統,對下線酸軋軋機鋼卷分配存儲庫位,對入庫、出庫、倒庫任務制定最優化的天車作業計劃,將天車作業計劃下發到各天車上的顯示終端,天車工按終端顯示的導航作業任務進行作業,實現庫區的天車位置跟蹤和作業命令的傳輸,同時將作業過程和作業結果數據實時與庫區管理系統進行通訊,自動生成存取鋼卷明細、數量、進出時間等相關記錄的日報表、月報表。貨位號不用手抄,系統自動匹配回傳,實現與庫區管理系統的無縫連接,以及庫區物料的實時跟蹤和數據同步。
“庫房智能管理和天車定位系統現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對縮短作業流程、減少職工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幫助。”物料管理人員說。